
包邮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

- ISBN:97875095158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509515839 ; 978-7-5095-1583-9
本书特色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研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公司财务治理研究,不仅肩负着发展和完善公司财务理论的历史使命,而且面临着治理和解决上市公司复杂财务难题的现实背景,正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财务治理效率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中国沪深股票市场中1998年至2006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基本内容如下: (1)财务治理效率基础理论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现状研究解析财务治理问题的理论前沿;通过探讨财务治理效率问题的基础理论为后续研究做理论铺垫。本部分首先界定了财务治理的基本涵义,并对财务治理主体、客体和目标进行了考察;其次从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和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财务治理效率的理论基础;*后界定了财务治理效率的概念,并考量了财务治理效率的度量问题。 (2)财务治理效率的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诠释股权治理效率和债务治理效率。从理论视角阐明股权治理与债务治理的作用机制,揭示股权治理与债务治理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本部分根据1998年至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财务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财务治理的两个方面一股权治理和债务治理着手,采用股权治理变量、债务治理变量和公司业绩变量的年度增量指标进行动态分析。 (4)提高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政策建议。对前面所作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政策性建议。 本书以控股权和股东性质共同影响下的财务治理的有效性为研究重点,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弥补了既有研究的不足:其一,本书采用股权治理变量、债务治理变量和公司业绩变量的年度增量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不仅更直观地反映了股权和债务变动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而且用增量指标作为代理变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股权结构的内生性问题;其二,采用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的代理变量,且样本量大,时间区间长,从长期而言操纵的可能性更小,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公司业绩;其三,对实证分析中所使用的指标进行了年度行业中位数的调整,此种处理方式的优势在于,不仅控制了行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控制了年度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本书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政府在微观经济中的角色,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政策提供支持。主要结论如下: (1)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所有权性质不同,其财务治理效率也不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表现为利益协同效应;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所持份额的多少以及是否为控股股东等因素,在股权相对分散时,国有股东与其他大股东相互制衡,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帮助之手”;随着国有股比例增加并逐渐成为控股股东时,其行政干预程度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攫取之手”。 (2)在解决了股权分置之后,国有股的减持可以采取逐步减持而不是一次性退出的方式。在目前的国情条件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减持国有股权比例,但未必需要放弃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国有股的完全退出并非更有效率,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股权治理结构。具体而言,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如引入其他投资;二是健全外部约束机制,如大力改善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3)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比例较低,难以发挥显著作用,使得经营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无助于提高公司业绩。经营者持股的低水平不仅弱化了债务的激励效应,而且由于投资者无法通过经营者的持股水平判断公司质量,也削弱了股权结构的信息效应。可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改善之:其一,明确经营者持股的激励作用,将经营者持股从内部职工持股体系中独立出来,建立经营者持股和股票期权计划的规范制度,使之真正起到激励经营者的作用;其二,改变现行经营者持股制度的福利色彩,打破其僵化、封闭的体系,通过引进股票期权计划向经营者定向发行股票、鼓励新上任的经营者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向完成经营目标的经营者授予绩效股权等方式,建立起一个开放、动态、具有激励效应的经营者持股体系。 (4)债务治理效率不显著,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比例的增长反而会降低公司业绩,说明债务融资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破产机制在中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财务治理效率受到限制。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债券市场不发达,上市公司债权人以银行为主,而银行与企业之间虚拟的债权债务关系造成债务约束软化,负债不能起到监督约束经营者的作用。完善债务的约束机制具体包括以下措施:健全破产机制;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发挥银行在债务治理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化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等。
目录
节选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研究》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政府在微观经济中的角色,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政策提供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所有权性质不同,其财务治理效率也不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表现为利益协同效应;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所持份额的多少以及是否为控股股东等因素,在股权相对分散时,国有股东与其他大股东相互制衡,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帮助之手”;随着国有股比例增加并逐渐成为控股股东时,其行政干预程度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攫取之手”。(2)在解决了股权分置之后,国有股的减持可以采取逐步减持而不是一次性退出的方式。在目前的国情条件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减持国有股权比例,但未必需要放弃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国有股的完全退出并非更有效率,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股权治理结构。具体而言,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如引入其他投资;二是健全外部约束机制,如大力改善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作者简介
白俊,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会计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财务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股权结构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7CJY0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软科学项目《兵团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NKB03SDXNK53RX)等研究课题在Intemalion81 Finance&Acccounting 《经济管理》等国际国内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8.3¥27.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79.7¥139.9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9.0¥65.0 -
影响力3
¥36.4¥68.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逆势突围
¥25.5¥68.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设计的力量
¥15.7¥42.0 -
情境销售
¥14.5¥45.0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36.3¥98.0 -
精准推送
¥15.4¥45.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
¥16.7¥58.0 -
促销
¥19.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