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推倒了美国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落马的背后

包邮谁推倒了美国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落马的背后

1星价 ¥19.8 (5.5折)
2星价¥19.8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27991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15 页
  • 出版时间:2009-08-01
  • 条形码:9787111279914 ; 978-7-111-27991-4

本书特色

《谁推到了美国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罗马的背后》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世界汽车业重整新格局,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迈向世界**,企业机会在哪里。通用汽车公司,2009年6月1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福特汽车公司,2009年**季度净亏损14亿美元,第二季度营业亏损缩小至6.38亿美元;克莱斯勒汽车公司,2009年4月30B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寻求收购。美国汽车三巨头,是否伴随经济危机和美国市场的快速萎缩*终走向衰落?美国三巨头重返生机的希望有多大?奥巴马新政权将如何拯救美国汽车业?这些对世界汽车业新格局将产生哪些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汽车业应如何作为?

内容简介

简介   曾一度辉煌的美国汽车三巨头败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书从多角度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解读。一方面对三巨头曾经的繁荣、竞争、海外扩张等逐一论述,另一方面对研发滞后等深层次原因加以分析。预期了奥巴马政权的汽车政策效果以及三巨头败落本身对世界尤其亚洲汽车业新格局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方均将成为世界**的历史性年份里,本书为正处于顶峰发展期的中国汽车企业揭示了许多共通性问题。对中国汽车企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重蹈覆辙,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中文版序前言引子 美国三巨头败落后的美国汽车产业美国三巨头败落引发的行业危机20世纪90年代轻型货车的兴表史2008年燃油价格急速攀升和世界经济恶化经营困境中的通用和克莱斯勒美国三巨头的今后走势第1章 美国三巨头败落进行时美国市场萎缩、汽车行业危机突起次贷危机的影响油价持续走高和轻型货车销量锐减雷曼兄弟破产的影响美国三巨头败落原因、危机蛰伏已久美国三巨头败落经纬轻视中小型乘用车事业美国三巨头的改革特色奥巴马新政权的新汽车产业政策奥巴马新政权的美国汽车产业复苏计划历代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及美国汽车销售份额长期走低曾经的危机化解策略与当前策略的差异化第2章 美国三巨头败落的根本原因短期利润优先的经营战略和附加价值的根源股东优先、季度决算体制得失急于求成的利润优先经营战略缺乏优秀人才的汽车产业保护政策、高利润体制和遗留成本增加共享高利润、相互依赖、维持既得利益高薪金和遗留成本实况产品竞争力减弱、零部件全部外购和开发能力下降平台整合和全球开发分工体制受挫咨询顾问误导实体经济模块化外购战略失败因轻型货车热销而停滞的环境投资和市场混乱20世纪90年代轻型货车热销的得失高收益及不务实开发车型的集中和开发能力的下降生产体制混乱和开工率下降急需推动柔性化体制优先金融销售而忽略的客户服务第3章 奥巴马政权的汽车政策复苏前景迷茫通用的重组计划和PHEV“Volt”的期待福特的重组计划和向小型车、新能源汽车转型克莱斯勒的重组计划和赌注生存的对外合作奥巴马新政权的汽车产业政策成立汽车顾问团队以稳定就业、安定社会援助汽车零部件产业,防止连锁倒闭情况出现防止经营破产与承认破产的意义政府介入之利:暂缓经济下滑、就业困难以及破产带来的不安情绪的蔓延政府介入之弊:助长保护主义、依赖政府心理、战略滞后的长期化扭转汽车市场颓势的政府参与下调燃油价格及引导轻型货车销售回暖的可能性信用泡沫破灭后信用额度的合理化及其范围重新构筑与平均收入相符的产品营销战略第4章 美国三巨头的残存资源和复苏预期美国三巨头的基本竞争力市场变化份额减少,产品开发能力相应下降确保固定客户,提升销售能力追求规模效益仍是实现复苏的有利事业条件尊崇美国品牌和国产车重新构建销售和市场营销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通用和福特加强全球事业分工,克莱斯勒依赖外部合作通用:依赖德国欧宝和韩国大宇的全球开发体制福特:加强欧洲福特和马自达的开发分工,以应对世界市场需求克莱斯勒:活用自主独立开发能力和外部合作资源活用美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存经营资源美国依存唯一性的失败和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廉价的原材料和能源费用以及具备竞争力的开发成本第5章 美国三巨头败落的影响预测美国三巨头败落的影响预测美国三巨头败落的短期影响美国三巨头败落的中长期影响美国三巨头败落对就业和产业的影响美国三巨头败落对世界汽车产业的损害美国汽车产业的前景展望展望1:美国三巨头继续作为美国资本存续的可能性展望2:外资参与经营重组与全新业界版图展望3:新兴国汽车制造商参与经营的可能性展望4:扩大与外资系汽车制造商的局部合作对日本汽车产业北美战略的影响受美国三巨头败落冲击*大的日本汽车制造商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销售份额扩大提升需求层次美国专属车型的开发和增产削弱风险分散能力加强在美研发促进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复苏发挥业界主导作用第6章 美国三巨头败落后的世界汽车产业展望日本汽车产业亟须采取新的美国事业战略日本汽车产业谋求新的世界战略另类败落:超级大国美国的败落美国三巨头败落后记附录A 美国汽车产业数据美国三巨头的财务动向美国汽车产业统计美国汽车市场产品概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曾一度辉煌的美国汽车三巨头败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谁推到了美国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罗马的背后》从多角度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解读。一方面对三巨头曾经的繁荣、竞争、海外扩张等逐一论述,另一方面对研发滞后等深层次原因加以分析。预期了奥巴马政权的汽车政策效果以及三巨头败落本身对世界尤其亚洲汽车业新格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方均将成为世界**的历史性年份里,《谁推到了美国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罗马的背后》为正处于顶峰发展期的中国汽车企业揭示了许多共通性问题。对中国汽车企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重蹈覆辙,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资料

插图:第2章 美国三巨头败落的根本原因短期利润优先的经营战略和附加价值的根源美国三巨头的经营恶化貌似近年经营不善演变的结果,但美国市场份额下滑根源却可以追溯到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股东优先、季度决算体制得失在石油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车的销售份额开始迅速下滑,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的10年内下滑速度有所放缓,但90年代末以后又开始大幅下滑。与此相对,美国三巨头的销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后期却处于上升期。此阶段也正是高额利润车型——轻型货车在美国的销售鼎盛时期。虽然美国车的销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加速下滑,但高利润轻型货车仍持续旺销,而且,此阶段美国以外的新兴国市场迅速扩大及销售额的增加确保了美国三巨头全球业务的持续扩充,其结果却导致美国三巨头忽视美国市场萎缩的事实。尽管轻型货车旺销提高了平均单车销售额,并确保了高收益,但此阶段的大部分销售是建立在残值设定型贷款、低息贷款、汽车次级贷款之上,销售基础薄弱。2004年以后石油价格攀升拉动CUV需求上升、2007年实行的信用紧缩政策不再支持贷款、200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高涨推动小型乘用车需求上升,导致轻型货车销售份额迅速回落、美国三巨头利润下滑。自2008年9月以后,经济恶化及市场整体萎缩加速美国各企业销售下滑,并*终引爆此次经营危机。预计2009年世界销售将继续下滑,在2010年以后从滞销转向回暖的过程中,皮卡和SUV市场复苏将滞后于小型乘用车和CUV,届时美国三巨头的利润回升必将大大落后于世界其他竞争企业。美国三巨头自2006年起已经连续3个年度出现净亏损,预计2009年美国汽车销售还将进一步缩水,恐将迎来第4个亏损年度。美国汽车销量和美国车销售份额推移(1960~2008年)如图2-1所示。如果美国三巨头此时及时挽回销售份额,能够积极筹备低油耗小型乘用车、中型乘用车、HEV等应市车型,那么不至于陷入今天的窘境。而且,如果美国三巨头能够尽早意识到高收益轻型货车销售是建立在低位运行、燃料价格稳定、高风险销售金融的薄弱基础上,那么也不应该出现事业战略定位失误。但问题的关键在于,l997-2000年4年间,美国三巨头的销售份额虽然开始下滑,但美国汽车销量却从1 500万辆水平上升至1700万辆水平,仍然可以继续维持高收益。其中,通用和福特将在此期间获得的丰厚利润用于收购世界汽车制造商和品牌,同时还用于

作者简介

久保铁男,世界汽车产业资深分析师。 1959年生于日本大阪府。 1983年从日本名古屋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日本国际产业情报研究所(现株式会社FOURIN)。 现任株式会社FOURIN董事,副社长兼第6调查部部长。 1980年株式会社FOURIN创立之初,曾以学生身份兼职。毕业后正式入职。此后。一直负责世界各国汽车产业的调查研究项目。曾多次实地采访北美、西欧,中南美、中东欧、亚洲、中东等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行业团体、政府机构等,在汽车产业界广有人脉。 2007年创刊《FOURIN亚洲汽车调查月报》,并于次年3月出版深受业界广泛好评的特别调研报告《印度塔塔汽车公司降本秘诀》。自2009年开始主要负责调查研究世界汽车市场趋势分析、环保及新技术等全球性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