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047812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58 页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800478123 ; 978-7-80047-812-3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版1印
★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其中墨更为中国所独有。它因文化交流的需要应运而生,在其发展过程中良工辈出,日趋精良,又因文人、官府除使用外,还参与古墨设计、制造及收藏,出现了大量的精品墨,许多流传至今,成了极为珍贵的文物
★ 周绍良先生是学术大家,也是收藏大家,而且是善于把收藏与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卓著的大家,先生在清墨的收藏与研究上,别树一帜
★ 周绍良先生自己在《清墨淡丛》序言中说:“我相信这也许是墨学的一个小结,将来未必能再有人掌握这么多资料了”。
★ 周绍良之女周启瑜整理,她从家中遗存的一千七百余张墨拓中,找出原著中引用的六百九十二张,以弥补初版拓片不够清晰之缺憾
★ 书中收入插图共717幅,除珍贵的墨拓之外,还由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提供了数十幅彩色图片
★ 紫禁城出版社的原副总编蔡治淮亲任责编,除纠正了不少初版时的错漏外,为使全书更有条理和方便读者查阅,还对初版的结构作了较大调整
★ 收入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所作序言,周启瑜、周启晋所作怀念父亲周绍良的文章,周绍良先生自序,以及周启瑜所作后记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其中墨更为中国所独有。它因文化交流的需要应运而生,在其发展过程中良工辈出,日趋精良,又因文人、官府除使用外,还参与古墨设计、制造及收藏,出现了大量的精品墨,许多流传至今,成了极为珍贵的文物。
周绍良先生是学术大家,也是收藏大家,而且是善于把收藏与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卓著的大家。
周先生的学术研究,徜徉于中国古典文学、佛学、古文献学、红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且颇有造诣。他勤于著述,出版专著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独树一帜,影响甚大。先生亦以收藏闻名于世,他有着独特的收藏视角,多着眼于藏品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未走一般正宗正统的“古物”、“古董”收藏的路子。周先生搜求的许多藏品,当时似乎并不怎么名贵,但到今天,亦为难得的珍品使人不能不佩服其目光的敏锐。在学术研究上,周先生继承和发展了干嘉学派的研究方法,注重考据,这就使他把收藏与做学问结合了起来,做到寓学于藏。丰富的收藏品往往成为他学术研究的对象,因了研究的深入又致力于进一步的收藏,学与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例如,《红楼梦》的各种版本的收藏与研究,古籍善本的收藏与研究,清墨的收藏与研究等等,俱成就斐然,为世称道。
先生在清墨的收藏与研究上,别树一帜。周绍良先生谈到自己的藏墨时说过:“我过去对于墨的收集,是相当有兴趣的,一则由于它不独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艺术性,它体现了传统的木刻艺术,也体现了造型方面的艺术。如一些制墨家所制,不独在造型方面异彩纷呈,并且烟质细润,为书写者增加不少兴趣。其次是一些读书人甚或一些达官名宦,都各自有自用墨,颇具历史性。”可见先生收藏墨,是着眼于其艺术性与历史性;而收藏的重点,则是清代有干支纪年及具有名款之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先生收藏了一千余笏、二百多种纪年墨一其中大多是名人自用墨,其中尤以雍正年间制墨和道光御墨*为珍贵。先生收藏的道光御墨填补了清墨研究、特别是御墨研究的空白。
周绍良先生不仅收藏墨,而且对墨进行认真的研究,挖掘积淀在墨品上的历史,如他所说:“每有所获,总喜欢为它作一点记录或考证。岁月既久,积稿颇多。”积累的结果,就有一系列墨学成果问世。介绍中国制墨史和制墨人物史的《清墨淡丛》是其中之一。在墨学研究上,周先生筚路蓝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他在《清墨淡丛》序言中所说:“我相信这也许是墨学的一个小结,将来未必能再有人掌握这么多资料了”。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本书以墨家姓氏的笔画排序,一些只有堂款而目前还不能确定归属的,也以笔画的多少排序,放在后面。
周绍良之女周启瑜在本书《后记》中对此版本所作说明:
《清墨谈丛》在十年前出版过。因时间较长,又无电子版保存,所以此次整理修订,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从家中遗存的一千七百余张墨拓中,找出原著中引用的六百九十二张,以弥补初版拓片不够清晰之缺憾。正如父亲自己所言:“当时编选是混合选择的,比较庞杂,所以没有什么系统可言。”从遗留的一千七百余张拓片中按图索骥,对文入座,这项工程对于我这个对墨一窍不通的人来讲简直是太艰巨了!当时我的腰椎手术刚过一年,医嘱不能久坐。然而,正是父亲的苦读精神和冥冥中的殷殷期望支持我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坚定地走了过来。其次,此次整理修订,我*庆幸的是遇到了紫禁城出版社的原副总编蔡治淮亲任责编。她除极认真地校、查,将行文与图片一一核对,纠正了不少初版时的错漏外,为使全书更有条理和方便读者查阅,还对初版的结构作了较大调整:
一是将全书细分为两大部分,即“制墨家墨”、“御墨及其他”;二是根据初版的《自序》和原著全貌,将原混杂在目录第十七画中只有堂款而目前还不能确定归属的墨,亦按照堂款的实际笔画,列于已定归属的墨之后。其三,此次再版,还订正了经文图核对,或参阅他书后发现的、有些墨的客观描述在初版时存在的疏漏。*后需要作一点说明的是,家父当年为本书定名为《清墨丛谈》,虽其中亦有极少笏明墨和极个别民国初年墨,但为保持原貌,此次修订未作调整。
内容简介
周绍良先生是学术大家,也是收藏大家,而且是善于把收藏与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卓著的大家。 周先生的学术研究,徜徉于中国古典文学、佛学、古文献学、红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且颇有造诣。他勤于著述,出版专著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独树一帜,影响甚大。先生亦以收藏闻名于世,他有着独特的收藏视角,多着眼于藏品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未走一般正宗正统的“古物”、“古董”收藏的路子。周先生搜求的许多藏品,当时似乎并不怎么名贵,但到今天,亦为难得的珍品,使人不能不佩服其目光的敏锐。在学术研究上,周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乾嘉学派的研究方法,注重考据,这就使他把收藏与做学问结合了起来,做到寓学于藏。丰富的收藏品往往成为他学术研究的对象,因了研究的深入又致力于进一步的收藏,学与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例如,《红楼梦》的各种版本的收藏与研究,古籍善本的收藏与研究,清墨的收藏与研究等等,俱成就斐然,为世称道。
目录
节选
作者简介
周绍良(1917-2005),安徽省东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他出身世家,家学渊源。早年师从唐立庵、谢国桢、陈坷一诸先生。一九四五年入古籍刊行社,后转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长期从事图书编辑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出任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首任馆长。曾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会长。又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文化部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著作有《敦煌变文汇录》、《敦煌写本坛经原本》、《绍良丛稿》、《红楼梦论文集》、《唐传奇笺证》、《唐才子传笺证》、《清代名墨谈丛》、《曹素功制墨世家》、《蓄墨小言》、《清墨谈丛》、《百喻经今译》,合著的有《唐代墓志汇编》、《红楼梦书录》等。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尤其是在佛学、红学、敦煌学、唐史研究及古文献学等方面,更是造诣很深,独树一帜,影响远播海内外;其于清墨的收藏与研究,更堪称当代之大家。
-
扑克收藏与欣赏
¥15.4¥32.0 -
东北书店书刊收藏与鉴赏
¥17.2¥60.0 -
全彩典藏图本-铜镜史典
¥15.5¥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年画
¥23.2¥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木雕
¥18.4¥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瓷器
¥18.4¥58.0 -
(2019年推荐)收藏传奇:文物收藏的故事 文明血脉的传承
¥15.4¥48.0 -
海外汉学译丛 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
¥23.0¥64.0 -
陶瓷(2)/大家谈收藏
¥7.8¥25.0 -
潘奕辰讲沉香
¥11.9¥32.0 -
邮票图说宠物乐园
¥16.0¥50.0 -
青铜之美
¥110.6¥158.0 -
永不消逝的纹路:经典文物图样
¥50.0¥89.0 -
那些年,那些钱2——聚焦古今钱币文明的传承与实践
¥70.8¥118.0 -
2022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历史文化人物
¥19.4¥68.0 -
世界奢侈品鉴赏(珍藏版)
¥42.3¥59.0 -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
¥97.5¥199.0 -
藏书ABC
¥61.2¥128.0 -
画说;经典系列画说 元明清词大典
¥17.9¥52.8 -
邮票百科科普馆:建筑艺术(四色)
¥1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