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密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

包邮黄金密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

1星价 ¥30.2 (6.3折)
2星价¥30.2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0607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4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214060785 ; 978-7-214-06078-5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在父亲逝世多年后无意间发现其留下的绝密“军费日志”,于是开始了十余年探寻真相的历程,其间他发现了惊人的“秘中密”——蒋介石隐藏的军费黄金。本书以细腻剖析的笔法,让证据说话,把1949年上海国库黄金分四批运台湾事件的来龙去脉首次忠实完整地还原在读者眼前。 作者郑重声明:本书稿酬全部捐献给“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以增进两岸交流、人民教育为宗旨。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黄金秘档

内容简介

他在父亲逝世多年后无意间发现其留下的绝密“军费日志”,于是开始了十余年探寻真相的历程,其间他发现了惊人的“秘中密”——蒋介石隐藏的军费黄金,深锁在厦门城外风光秀丽的鼓浪屿上的一个地下金库里,用来支撑内战后期国民党军队在东南沿海、西南地区、新疆与兰州的作战。而深获蒋介石信任、负责经手管理这秘密黄金的人,不是黄埔的嫡系,而是作者的父亲——一位有抱负、有操守的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生吴嵩庆,当时担任中将财务署署长,管理军费。作者以细腻剖析的笔法,让证据说话,把1949年上海国库黄金分四批运台湾事件的来龙去脉首次忠实完整地还原在读者眼前。

目录

杨天石学部委员序
王世真院士序
自序
第1章 黄金秘档浮出水面
第2章 1948年——金圆券发行前后的中国形势
孔宋贪污渎职动摇国本
发行金圆券
军经崩溃——蒋介石作下野准备
**批黄金准备运台湾
第3章 1948年**批(**船次)国库黄金运台
外滩中国银行金库
国民党政府央行偷运黄金
黄金挤兑惨剧
银元又流通
海关缉私舰“海星”号运金
俞鸿钧奉蒋介石命令运**批黄金去台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中央银行档案记录
第4章 俞鸿钧——**批国库黄金运台主持人
俞鸿钧的生平
哪些中央银行档案沉海底?
第5章 1949年1月第二批国库黄金运台
蒋介石下野前夕的内战形势
“预支军费案”:先支半数
“订(草)约事,告一段落”
财务署机要秘书詹特芳的回忆
蒋介石密藏厦门军费的用途
第二批军费黄金运出时间与交通工具
厦门是金银转运重镇
第6章 1949年2月第三批国库黄金空运台北
蒋介石决定引退
宋子文、俞鸿钧密电与第三批黄金空运台北
中央银行上海黄金存量(1948年11月-1949年5月)
第7章 1949年5月第四批国库黄金运台
第8章 吴嵩庆——1949年“预支”军费的负责人
先父的教育
服务国民党政府及与蒋介石夫妇的渊源
出任财务署长管内战军费(信任而不“亲”)
在台湾的工作
唐荣耕耘12年
一次小小的中共统战
从唐荣钢铁公司退休之后
第9章 四批上海国库金银运台的运输及见证人
*重要的证人应该是蒋介石!
沪台海关见证人
沪台中央银行众多证人
国民党军队财务署的经手人
运送金银的军方人士
为什么还会有人否认有金银运台湾呢?
第10章 1949年上海国库金银运存厦门鼓浪屿探详
蒋介石为何将厦门作为黄金白银的转运地点
两度专访厦门鼓浪屿寻觅运金路线
地下金库已拆除改建仅存遗迹
第11章 1948-1949年国民党政府国库金银总数
1948-1949年国民党政府的黄金储备
黄金大部分来自美国
1949年2月8日央行总裁刘攻芸所报国库存金量
除上海以外,运台厦金银究竟有未来自其他地方?
第12章 1949年6月之国民党军队军费日志(一)
1949年国库有亿两纯银
蒋介石庆幸有人替他遮盖秘密军费与安排发行新台币
秘密军费黄金凭空多出9万两
徐堪呈蒋介石报告及广州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困境
台湾军费“代垫款”
第13章 1949年7月之国民党军队军费日志(二)
蒋介石直接掌控秘密军费及中央与台省的财政冲突
军费分拔款、发金及银三类
第14章 1949年8至10月之国民党军队军费日志(三)
宁夏、关中、浙台闽的军费
厦金运台及蒋介石认陈诚“言行病态”
一次“违旨”运黄金到广州
俞鸿钧弃职赴港与财政部长下台
厦门弃守与金门之战
第15章 1949年11-12月(大陆国共内战*后30天)之国民党军队军费日志(四)
“国民党政府”面临解散:资遣离职人员
“预算财务署长”亲自押运金银车队
蒋介石怒骂杨森
胡宗南部队*后一次的黄金饷
第16章 国民党政府上海国库资金运台湾后的流向
台湾“中央银行”档案及军费支出黄金数量(1949年5月-1950年12月)
**批黄金:主要作新台币准备金及稳定新台币
上海国库“余金”在台湾的储存(2008年)
第二批存厦门秘密军费黄金
国民党政府在国内外新铸银元
蒋介石下野期间(1949年1月下旬到1950年3月1日)的总裁办公费
《联合报》拿去了多少黄金?——看蒋介石“亲信”如何打军费黄金外汇的主意
第三、四批运离上海的黄金纯银
内战结束时“财务署”保管军费还剩多少?
黄金支出总账
第17章 自述——旁观运金的岁月
幼年与教育
漫长学医历程
甲状腺学研究36载
1975年的台北“国建会”与洛杉矶加大:w复合物的发现
“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的构想:如何释出海峡两岸间善意
第18章 国民党政府国库资金运台时期有关人物小传
(一)财务署同仁之一:詹特芳、董德成、于德昌
(二)财务署同仁之二:李光烈、赵志华、王逸芬
(三)陈良、俞济时、赵聚钰、赵抡元
(四)徐堪、刘攻芸
(五)陈舜讲与叶良光
(六)王东原
(七)母亲吴林嬉与三舅林国硅(围棋名人林海峰的父亲)
附录1 黄金、银元重量换算,海空运输工具与银行建筑历史
附录2 大事记(1948年1月至:1950年12月)
附录3 吴嵩庆先生年谱
附录4 名词简介
主要参考资料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以尊重史实、还原真相为理念,追踪了国民党政府把国币金圆券的准备金总值约当年的4亿美元密运台湾的史实,含旧有及*新公布密档(包括《蒋介石日记》)、吴嵩庆战时军费记录、亲历者的口述及各方史料,综合交叉论证,以还原60年前的真相。《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作者系“蒋介石的总账房”、亲历黄金运台重要人物吴嵩庆的儿子,他从父亲的军费密记入手,十余年来在海峡两岸和国内外的档案馆、报章杂志及网上搜集资料,并寻访与运金有关的亲历者和目击证人,颇得许多**手资料,2007年在台湾出版《黄金档案——国府黄金运台,一九四九年》,迭有好评,被称为有关黄金运台“*详尽客观的著作,是近代史**的参考书”。此后作者又结合2008年公开的内战时《蒋介石日记》等,再对照台湾已公布的《蒋中正档案》及其父吴嵩庆的军费密记和亲访目击证人等,综成此书。《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堪称唯一一本关于黄金运台的全纪实。吴嵩庆的战时军费密记详细叙述了1949年下半年败退中的国民党军的战费困境,提供了极难得的**手军费资料供史家参考。军费密记里所提到的将领和政治人物,也是国共内战史中生动的关键人物,对于普通读者了解史实和历史人物都是极好的参考资料。《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文字平实生动,史料丰富,图文结合,特别是展现了诸多**手资料的复印件,极富历史真实感。

相关资料

1948年12月2日凌晨,也就是1日夜晚,外滩全面戒严。英国记者乔治·瓦因(George Vine)住在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北楼)靠中国银行一边的客房。午夜之后,他向东望,虽在全面戒严下,从昏暗的路灯下依然可以见到岸边的“海星号”,甚至护航军舰;他向西望,可望到中国银行的侧门(今滇池路74号)及圆明园路口,挑夫或两人挑一箱,或一人挑两箱,从滇池路走向海边,一艘500吨级的海关缉私舰(图3.1)停靠在黄浦江边上。做新闻记者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凭着专业的直觉,就断定所挑体积小而沉重的担子里,必定是贵重的黄金,便立刻从黄埔滩20号的华懋饭店内,把中国银行内运出黄金的目击情况,向伦敦、向世界发出以下电讯:“

作者简介

吴兴镛,系“蒋介石的总账房”、亲历黄金运台重要人物吴嵩庆之子。1939年生于四川,原籍浙江镇海。196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9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2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自1991年升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正教授至今。从事甲状腺素代谢研究36年,有专著、专利及论文多项。2007年著有《黄金档案——国府黄金运台·一九四九年》一书,颇受好评,被称为有关黄金运台“*详尽客观的著作,是近代史**的参考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