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学应用文写作

包邮新编大学应用文写作

1星价 ¥12.9 (3.4折)
2星价¥12.9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07434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6 页
  • 出版时间:2010-02-01
  • 条形码:9787307074347 ; 978-7-307-07434-7

内容简介

简介   《新编大学应用文写作》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编 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章 应用文写作概论**节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对应用文的界定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的渊源与嬗变第三节 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发展的十三种新趋势**节 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趋势第二节 电脑写作和格式规范化的发展趋势第三节 快节奏和高效率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社会化和民众化的发展趋势第五节 积极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第六节 语言表述多语化的发展趋势第七节 主体内容经济化的发展趋势第八节 立足本国、涉足世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第三章 应用文的八大特征**节 应用文的实用性与中介性第二节 应用文的科学性与从属性第三节 应用文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第四节 应用文的简约性与模式性第四章 应用文的十大独特作用**节 领导和管理作用第二节 规范和准绳的作用第三节 联系和知照作用第四节 依据和凭证作用第五节 宣传和教育作用第六节 交流信息的作用第七节 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第八节 制度创新的作用第九节 建功立业的作用第十节 研究历史的依据作用第五章 应用文写作的九项要求**节 原则性与程序性第二节 政策性与可行性第三节 真实性与艺术性第四节 道德与法律的制约第五节 具备科学良心第六节 应用文的亲和力第七节 符合应用文的五要素第八节 文字明确、简洁第九节 关注应用文写作学理论的创新第六章 应用文撰写者的五项修养**节 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节 较高的政策水平第三节 广博的学科知识第四节 多才多艺的本领第五节 树立独立的人格中编 应用文写作文体知识行政类应用文第七章 命令(令)**节 命令(令)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命令(令)的种类第三节 命令(令)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撰写命令(令)应注意的问题第八章 决定**节 决定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决定的种类第三节 决定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行政决定与党务决定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决定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 公告**节 公告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公告的种类第三节 公告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撰写公告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 通告**节 通告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通告的种类第三节 通告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公告与通告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通告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一章 通知**节 通知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通知的种类第三节 通知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行政通知与党务通知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通知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二章 通报**节 通报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通报的种类第三节 通报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通报与通告、通知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通报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三章 议案**节 议案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议案的种类第三节 议案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行政议案与人大议案的区别第五节 撰写议案应注意的问题第十四章 报告**节 报告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报告的种类第三节 报告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行政报告与党务报告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报告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五章 请示**节 请示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请示的种类第三节 请示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请示应注意的问题第十六章 批复**节 批复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批复的种类第三节 批复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撰写批复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七章 意见**节 意见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意见的种类第三节 意见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行政意见和党务意见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意见应注意的问题第十八章 函**节 函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函的种类第三节 函的写作与范例第四节 撰写函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九章 会议纪要**节 会议纪要的含义及特点第二节 会议纪要的种类第三节 会议纪要的写作和范例第四节 行政会议纪要与党务会议纪要的异同第五节 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全部

节选

《新编大学应用文写作》是原《应用文写作新论》的修订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共89章。上编为“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中编为“应用文写作文体知识”,下编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两种新模式”。在中编中,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应用文体。

相关资料

插图:就是说,如果学习不懂得方法,反而会使人更加迷惑不解。因此,有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在学习中找到攀登的路径,渡过难关,并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习应用文写作也不例外。一般说来,要学好应用文写作,应从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认真学习、理解、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二是刻苦训练,提高写作能力。怎样提高写作能力呢?欧阳修说了一段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话:“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这就是说,只有勤读多练,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写好文章。但怎样读?如何练?这里有个方法问题。一、阅读的十种方法1.通读。通读就是从头至尾读完,这是读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运用通读之法,能了解所读之书的全部内容,掌握中心、要点,明确难点、疑点,以便决定是否值得精读或研读。一本书不通读,就难以全面掌握其内容。对于在校的大学生,特别要重视通读必修课程的教材、教学参考书。这对于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听课效率,是大有益处的。在大学里,老师不像中学阶段那样按教材顺序一章一节,再加上一、二、三地逐一详细讲解,而是主要讲重点、难点,有责任心的老师还把教材之外有关*新理论、知识和科学前沿的新动态,穿插到课堂去讲授,因此要重视通读教材,才能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什么是大学老师课堂上的讲课思路?就是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系统。只有掌握通读的方法,才有可能防止当堂听课出现卡壳的情况。对于自学者,就更加有必要通读。每学一门新的课程,对规定的教材从头到尾系统地、逐一地读下去,读出疑点,掌握难点,在老师答疑解难时才会有更多的收获。这样看起来好像费时费事,实则相反。只有通读了,你才有可能发现哪些内容对你来说是陌生的,哪些内容还难以理解,这样你在通读中就明确了学习的难点,为下一步学习找准了目标。2.精读。精读就是逐字逐句地读。通过精读,正确理解书中的内容,弄通弄懂*基本的知识,真正掌握其精髓及其内在联系。精读的特点有三:其一是“精”。精,就是精细。读时,真正弄懂每一字、一句、一段、一节、一章的含义,细心领会,深刻感悟,逐一消化。冯友兰说:“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渎。”朱熹将其说得更确切些:“为学读书,须学耐心,细心体会,不可粗心。若日何必,读书自有个捷径法,便是误人的深坑处。未见道理时,恰如

作者简介

洪威雷,现任湖北大学教授、公文写作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新闻学院院长、中国应用文写作研究会会长、国际汉语应用文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行政管理》、《中美公共管理》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评论、报告文学等近二百篇,其中《勤恳掘宝人》被美、英、法、德、日等七国全文翻译转载。在中华书局、人民日报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二十多部。多次应邀到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访问、讲学。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光明日报社、湖北大学、世界管理科学院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18项。被《应用写作》杂志誉为“我国应用写作界著名学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