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变话-引导舆论新方式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00206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10020643 ; 978-7-5100-2064-3
本书特色
胆大包天,还是勇气可嘉?不切实际,还是力求革新?
“专家”携手“网民”,看云南省宣传部如何?挑战陈词滥调、旧腐官气,辣评云南“变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针对2009年云南陆良“8·26事件”及云南省委宣传部专门针对此次事件下发的《关于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有关注意事项的通知》的研究著作。书中详细地阐述了“8·26事件”发生的背景及起因经过,并邀请社会学家从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视角、传播学家从危机传播管理的视角、法学家从陆良事件中法律适用的视角展开研究。此外书中还摘录了各大报纸对此发表的社论,论坛、博客中网民的评论和云南省委宣传部自己的评价,肯定与质疑均有,目的即在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反映官民两方的声音,不让任何一方失声,也为今后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公关提供一个可供借鉴、参考的样本。
目录
**章 陆良事件回顾
1.1 陆良事件
1.2 报纸、网民热评陆良事件
1.3 人民网舆情排行榜
第二章 专家视角:解读陆良事件
2.1 破解群体性事件:利益保障机制+商议民主机制
2.2 法律视角下的“陆良事件”
2.3 政府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
第三章 焦点:群体性事件
3.1 县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矛盾对立
3.2 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
3.3 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3.4 提高政府公信力与群体性事件之消除
3.5 群体事件:2009年想说少点不容易
3.6 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
3.7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几点警策
3.8 群体性事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附录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附录3《国家突发公共事们:总体应急预案》
附录4《阔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
附录5《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
附录6《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附录7《信访条例》
附录8《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
出版后记
相关资料
云南尝试“以群众诉求为中心”的处理突发事件和维稳的新思路、新机制,值得充分肯定。 ——周瑞金,前《人民日报》副总编,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有话好好说”、“遇事好商量”不是空头的民主口号,而是现实的沟通需要。 ——钟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通知中的这些提法,作为一个从业20余年的新闻工作者,我还是**次见到。 ——媒体从业者 如果官民之间的关系一直算是“棘手问题”的话,云南“8·26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上下作为,真的可以成为社会转型期的官民交流的某种范本,这种“典范”的意义,已超越了事件本身。 如果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所说的“提高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时代课题”,当真会成为各级政府都会足够重视的课题,那么处突新机制的“诞生”、执政理念的转变,“8·26事件”就该是起点。 ——网友九毫飞
作者简介
于建嵘,法学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当代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及《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批判》等。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性心理学
¥26.7¥5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