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0824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7页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560082417 ; 978-7-5600-8241-7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2010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包括笔译、口译、理论、通识和工具书五大系列,是国内**套专门针对MTI学生编写的专业教材,具有专业化,实践性、应用型的鲜明特色。整套教材以职业翻译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应用型翻译理论为指导,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专题训练,旨在完善学习者的翻译学科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学习者口、笔译实践能力。

目录

绪论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方法**部分 中国文化典籍及英译概论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理论与技巧**讲 上古神话一、神话概说二、经典英译女娲补天(刘安)三、翻译练习后羿射日(刘安)蚩尤轶闻(任防)第二讲 先秦寓言一、寓言概说二、经典英译画蛇添足(刘向)三、翻译练习杞人忧天(张湛)吕梁丈夫(庄子)第三讲 诗经风雅一、诗经概说二、经典英译诗经·国风(选三)三、翻译练习国风(选二)小雅·鹿呜周颂·清庙第四讲 楚辞悲歌一、楚辞概说二、经典英译楚辞(节选)(屈原)三、翻译练习楚辞(节选)(屈原)第五讲 道德之宗一、老子概说二、经典英译道德经(选四)(老子)三、翻译练习道德经(选四)(老子)太极图说(节选)(周敦颐)第六讲 庄周论道一、庄子概说二、经典英译庄子(选二)(庄子)三、翻译练习庄子(选三)(庄子)第七讲 孔丘论语一、儒家概说二、经典荚译论语(选九)(孔子)三、翻译练习论语(选六)(孔子)中庸(节选)(子思)第八讲 人性探源一、人性概说二、经典英译孟子·公孙丑上(人有四端)(孟子)荀子·性恶(节选)(荀子)三、翻译练习原性(节选)(王安石)大学(孔子)福乐智慧(第六章 )(优素甫)第九讲 名家论坛一、名家概说二、经典英译公孙龙子·名实论(公孙龙)三、翻译练习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苟子·正名(节选)(荀子)第十讲 兵家谋略一、兵家概说二、经典英译孙子兵法·计篇(孙武)三、翻译练习孙膑兵法·奇正(孙膑)第十一讲 史学绝唱一、史记概说二、经典英译史记·管晏列传(节选)(司马迁)三、翻译练习史记(选二)(司马迁)蒙古秘史·卷十一(节选)第十二讲 文学传记一、传记概说二、经典英译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三、翻译练习桃花源记(陶渊明)大人先生传(节选)(阮籍)第十三讲 文心文论一、文论概说二、经典英译典论·论文(节选)(曹丕)文心雕龙(节选二)(刘勰)三、翻译练习典论·论文(节选)(曹丕)文赋(节选)(陆机)第十四讲 盛唐诗歌一、唐诗概说二、经典英译五言古诗·月下独酌(李白)七律·登高(杜甫)酬张少府(王维)三、翻译练习宿建德江(孟浩然)出塞(王昌龄)问刘十九(白居易)第十五讲 诗品诗话一、诗品概说二、经典英译诗大序(节选)诗品(选二)(司空图)三、翻译练习诗式(节选)(皎然)沧浪诗话(节选)(严羽)诗品(选二)(司空图)戏为六绝句(选二)(杜甫)第十六讲 唐宋散文一、散文概说二、经典英译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醉翁亭记(欧阳修)三、翻译练习师说(节选)(韩愈)岳阳楼记(范仲淹)石钟山记(节选)(苏轼)第十七讲 书谱书论一、书谱概论二、经典英译书谱(节选三)(孙过庭)三、翻译练习书谱(节选二)(孙过庭)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陆羽)草书歌行(李白)……第二十四讲 文明演进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全书共二十四讲,按历史顺序安排选材,内容涵盖中国文化史中的上古神话、先秦诸子、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剧散曲、明清小说、文人书信等各个方面,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国内**部全面训练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教材。本书结合题材和体裁特点,以“专题概说”、“经典英译”和“翻译练习”三部分组织每一讲的翻译教学,结构清晰明了。

相关资料

世界文明在其漫长的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这些文献的翻译和传播是人类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被载入史册。因此,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活动和一个特殊的翻译研究领域。同时,又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西文化对等交流、达到世界文化融合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教学,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和鉴赏眼光的必由之路,是结合经典重读和篇章分析研究翻译过程、进行翻译评价和翻译批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虽然中外有识之士很早就开始了零散译介中国作品的工作,但其数量毕竟有限,大量较高质量的对外翻译似乎还是近世的事。国内有组织地翻译出版中国诗文并推向世界,只能说在近年来才引起重视。无论如何,迄今为止,尚无一部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教材可供学生使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我们认为,理想的典籍翻译教材,必须能从文化史高度立论,广泛吸收历代名篇并兼取诸家研究之长、系统探讨中国文化和文学典籍外译的规律和技能。为了适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之需,同时也为了方便有志于此类学习的广大翻译爱好者学习典籍英译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包括熟悉有关典籍翻译的资料和评论,笔者在尽力研读现有原作和译作的基础上,选编了这本《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为一份溥礼献给翻译专业的学生和广大翻译爱好者。本书分为绪论、正文和附录。绪论包括两个部分:**部分题为“中国文化典籍及英译概论”,概括了典籍英译的理论界定和教学与研究的涉及范围;第二部分题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技巧”,探讨了文化典籍的文献分类、注释体例与翻译技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