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产品储藏加工100个为什么

包邮农产品储藏加工100个为什么

1星价 ¥7.3 (5.2折)
2星价¥7.3 定价¥1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0332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09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45503326 ; 978-7-5455-0332-6

本书特色

《农产品储藏加工100个为什么》:大专家解决小问题,小改进赢得大收益。农业科技百科全书,农民致富绝妙点子。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用沙子来埋生姜?为什么大蒜也能喝?为什么竹子能做衣物?为什么要用竹汁做饮料?为什么要选在冬天挖蕨根?……《农产品储藏加工100个为什么》在农业“大科普”的前提之下,挖掘、展现、解析农业实用技术背后有趣的科学知识,努力“炒热”农业“冷知识”,引起公众对“三农”的关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目录

为什么刚采收的板栗不能直接储藏?
为什么不脱去栗苞后再给板栗散热?
为什么板栗储藏前要放到50℃左右的温开水里烫一下?
为什么板栗储藏室要建成半地下式的?
为什么要给板栗储藏室的窖顶和四壁抹上粗糙的水泥?
为什么用河沙给储藏的板栗保湿,效果不理想?
为什么要在春天为储藏的板栗降温?
为什么老式井窖储藏生姜的效果没有新型储藏窖的好?
为什么要用沙子来埋生姜?
为什么每层生姜之间要铺5厘米的细沙?
为什么在摆姜堆时,要在中间放一根木桩?
为什么食用菌不容易保鲜?
为什么有人能将不易存储的食用菌保存一年半到两年?
为什么速冻前的食用菌要按照品种和个头分类?
为什么速冻好的食用菌通过颜色的深浅就可以判断它们是否合格?
展开全部

节选

《农产品储藏加工100个为什么》是《农业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之一,《农业十万个为什么》由CCTV-7农业科技权威栏目《科技苑》与服务“三农”品牌出版单位天地出版社联合推出,多位农业郎权威专家参与编写,开国内同类出版物之先河,特别关注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中不易被人重视但又非常关键的细节。解决农民*想了解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关资料

插图:山东省招远市张星镇有个手艺不错的粉匠,做粉丝有十几年了。因为手艺好,前几年他先后被安徽、河北等地的一些小型粉丝厂请去帮着加工粉丝。可等粉丝加工出来以后,他却发现这些粉丝和自己老家产的粉丝就是不太一样,透明度不好,不抗煮,不筋道。技术都是一样的技术,原料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可到了其他地方,生产出的粉丝怎么就不一样了呢?根据这位师傅多年的制粉经验,找到了龙口粉丝离开山东省招远市做不成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气候差异。在粉丝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发酵。通过发酵产生乳酸菌,乳酸菌能够对淀粉起到凝聚作用,从而使淀粉和蛋白分离,沉淀下来。而发酵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温度。淀粉发酵适宜温度在15℃~25℃。如果温度过高,乳酸菌就会生长过快,也就是不够强壮,不能使淀粉充分沉淀,进而导致淀粉纯度不高,没有韧性,很难拉出粉丝。要是温度太低了,乳酸菌生长时间过长,很多淀粉就分离不出来,影响出粉率。山东省招远市位于黄海和渤海交界处的胶东半岛,春秋季节气温一般在20℃左右,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利于发酵。

作者简介

《科技苑》栏目是CCTV-7农业节目中一个创办了十几年的农业科教栏目,在全国农业科教电视节目中居领军地位。十几年的积累和努力,栏目已拥有相当规模的观众群,节目曾获得“神农奖”、“银河奖”、“中国科教影视学术奖”、“农业好新闻奖”等几十个科教影视奖项,并逐渐形成了实用、通俗、幽默、生动的创作风格。自2007年起,借著名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之势,栏目推出了以“农业十万个为什么”为主题的年度系列节目,继而又将其确定为基本的节目创作理念,以期在农业“大科普”的前提之下,挖掘、展现、解析农业实用技术背后有趣的科学知识,努力“炒热”农业“冷知识”,引起公众对“三农”的关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