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6345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20-11-08
  • 条形码:9787532634569 ; 978-7-5326-3456-9

本书特色

本书主编吴国平曾策划主编过中国大陆**套《教师人文读本》。图书问世后,深受读者欢迎,已印刷12次之多。《教育参考人文书系》是《教师人文读本》的拓展产品,分解读、情怀、艺术、沉思、智慧五册。本册《教师人文艺术》,分“教育要有思想”、“道德何以说教”、“培育现代公民”、“教学的艺术”、“课堂的声音”五个单元。作者都是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研的研究员、大学教授和学者、国家教委官员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可爱的"思想者,要有自己自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而不仅仅是“教书匠”、“混饭吃”。

内容简介

本书主编吴国平曾策划主编过中国大陆**套《教师人文读本》,由我社于2004年初版,2006年6月再版。图书问世后,深受读者欢迎,已印刷12次之多。《教育参考人文书系》是《教师人文读本》的拓展产品,分解读、情怀、艺术、沉思、智慧五册。 本册《教师人文艺术》,分"教育要有思想"、"道德何以说教"、"培育现代公民"、"教学的艺术"、"课堂的声音"五个单元。作者都是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研的研究员、大学教授和学者、国家教委官员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可爱的"思想者,要有自己自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而不仅仅是"教书匠"、"混饭吃"。他们例举了自己教学中的实际事例,说明了何为德育的底线以及学生追求自由的渴望;从一个12岁少年的日记中,我们可窥见生命成长、挣扎、向善、成熟的痕迹,孩子是一棵棵稚嫩的幼苗,他们需要浇灌,更需要呵护;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被高涨的情绪拥着,可能会自觉自愿地让自己来一个三级跳,老师就要善于发现这种"三级跳"的动力,*大限度地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三级跳"。 当前的世界节奏很快,快得使人无暇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但是教育工作者却不能,教育是造就人的"艺术",需要不断地总结、反思、完善。本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教育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红领巾是用什么做的?如何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何为道德观?如何培养合格的公民?等问题,进而对"三好学生"、"十佳"少年的评比以及严肃刻板的课堂纪律、教学比赛等一些传统的做法、已有的习惯、定势的思维作了重新审视。只有废止滞后的不合时宜的陈旧做法,才能使教育与时俱进,才能以教育的创新带来创新的教育。 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是"可爱的人"。全人类任何一个民族,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要经过"教育"这个环节达到生命的成长的。教师工作不仅关系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健全发展,而且关系着整个民族,以至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工作的本质就是为民族和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作贡献,是自有一种崇高性的。可见教师的自我修炼、自我思想意识以及教人育人的行为方式是何等的重要了。 本书的出版,除了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外,也将得到家长、学生的青睐。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工作的主体。

目录

吴国平 前言 **单元 教育要有思想 吴国平 教育,要有思想! 周贝隆 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教育 钱理群 做一个“可爱的”思想者 吴康宁 碎思新语——从康德、帕斯卡尔到孔子 商友敬 孔子的“家”在哪里 夏中义 消费主义与中学生(节选) 马增彩 论教育价值取向的工具性 许锡良 也谈教育的工具性质 包国庆 教育领域被误读了半个世纪的三个主义(节选) 第二单元 道德何以“说教" 吴国平 德育:底线不作假 陈德云 王超渴望自由追求——一个中学生的故事(节选) 齐爱芬 感受十二岁的心灵——来自学生的日记 郝项莉 为飘摇的“花朵”安家——学校教育根基探寻 吴康宁 红领巾是用什么做的 肖川反 思道德教育 许锡良 也谈学会做人 陈桂生 漫话“感恩教育” 陈佑清 个体道德需求及其德育意义 徐学红 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与回归 于忠海 道德,何以“说教” 翟楠 创建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谈荣辱观与道德教育 陈佑清 什么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既有道德又善创造的人 陈桂生 如果德育成为“无底洞” 第三单元 培育现代公民 顾明远 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吴兆宏 评选“三好”错在哪儿 邱广欣 也说“三好学生”评选当废止——由25张弃权票引起的思考 刘尧 对“三好学生”评选存废的看法 孟宪平 废除“三好”评选,让“星光”更加灿烂 陈桂生 也谈评选“三好学生”的由来 程斯辉 明庆华“五常”与公民道德教育 包国庆 国民的诚信与善良 彭泽平 培养公民还是培养人才(节选) 第四单元 教学的艺术 “公开课”教学大家谈 周梅 公开课伴随我成长 蔡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余嘉云 公开课的四种基本特征 毛景焕 公开课与日常课的割裂 向蓉蓉 给每个孩子平等的机会 李善良 走出“公开课”教学研究的误区 卞松泉 教学比赛可以休矣 谈永康 教学比赛不可以“休矣” 王丽琴 表演性的公开课教学可以休矣 刘云杉 谁在“坐井观天” 郭华公 开课正反说 杨启亮 公开课教学中的“反教学”问题 陈桂生 漫话“公开课” 沈晓敏 课堂应有什么样的纪律 杨辉等 课堂纪律的背后是什么 闻晶 纵论课堂纪律,探讨教育真谛 王文静 缘何学生不守纪——来自教师的原因剖析 郑金洲 “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 陈桂生 关于“上课插嘴”问题的插嘴 程红艳 自由的学校和学生的自由 第五单元 课堂的声音 刘云杉 真的声音是如何消失的 秦志强 陈明华来自课堂的“诊断”报告 宋利君 衣兜里的十张小纸条 课堂故事三则 陈小英 十分钟是金 沈江天 回忆:老师不讲课 邱永康 怀念实习的日子 孙惠芳 呼唤心中的教室 黄健秦 志强 哈佛教授的“不教”而教 沈芝瑾 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教育——关于阳阳的故事 陈桂生 也谈“关于阳阳的故事” 王建军 教育的真实与教师专业自觉 丁钢 追求理解的课堂教学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节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国平,1966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先后从事过教育行政和教育编辑工作,主持《教育参考》杂志十年,2008年起供职于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主要从事教育领导研究和儿童哲学研究等。2003年起兼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策划并组织了“21世纪中国教育论坛”、“上海教育论坛”等大型综合性教育热点的研讨活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