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转型期就业安全研究

包邮我国转型期就业安全研究

¥21.7 (8.3折) ?
1星价 ¥21.7
2星价¥21.7 定价¥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158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5
  • 出版时间:2011-12-01
  • 条形码:9787514115833 ; 978-7-5141-1583-3

本书特色

李秋红所著的《我国转型期就业安全研究》本着“提出理论假说——经验性应用和检验——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展开。全文共分7章。其中第2章是本书的理论框架部分。第3~6章循着第2章构建的理论框架和提出的理论假说,对我国转型期的就业安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7章为结论及对策措施。

内容简介

     李秋红所著的《我国转型期就业安全研究》本着“提出理论假说——经验性应用和检验——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展开。全文共分7章。其中第2章是本书的理论框架部分。第3~6章循着第2章构建的理论框架和提出的理论假说,对我国转型期的就业安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7章为结论及对策措施。

目录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就业理论发展脉络与就业安全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就业安全及其内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转型期就业安全的度量标准与研究思路 3.增长悖论: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 3.1 从传统体制下的就业风险抑制到转型期的就业风险释放 3.2 基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性看转型期就业安全 3.3 增长悖论产生的原因 3.4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就业——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 4.退出劳动力市场:城镇下岗失业群体的再就业风险 4.1 城镇失业:“双轨一并轨一单轨”的逐步市场化过程 4.2 城镇下岗失业群体的特征 4.3 退出劳动力市场——城镇下岗失业群体的再就业风险 5.制度约束下的就业歧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风险 5.1 转型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抑制流动”到“有序流动” 5.2 就业歧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问题的典型体现 5.3 制度歧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的根本原因 5.4 “民工荒”——加强劳动力保护的契机 6.结构性失衡与选择性风险: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就业风险 6.1 从行政安置到市场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6.2 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短期内的快速转变 6.3 结构性失衡与选择性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安全的一个基本判断 6.4 “蚁族”现象:大学生就业选择性风险的真实写照 7.基本结论、思路、对策建议 7.1 基本结论 7.2 构建促进就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转型期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秋红,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南江县,1985年本科毕业于四川财经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在《改革》、《财经科学》、《经济体制改革》、《贵州社会科学》、《农业经济》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