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互动机制研究-来自上海的样本溯源

- ISBN:97875426386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2-04-01
- 条形码:9787542638694 ; 978-7-5426-3869-4
本书特色
《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互动机制研究(来自上海的样本溯源)》由李婧著,以金融创新法律制度为视角,将银行置于近代上海社会变革的历史大背景之中,通过梳理银行金融创新的立法沿革,分别从金融体制创新法律制度、金融组织创新法律制度、金融监管创新法律制度三个方面,述评近代上海金融业创新的内容、演变;并将银行的资本构成、产权演变,公司治理机制、分支行设置与监管等问题纳入考察视野,加以分析;在与传统金融制度、西方银行制度比较分析后,归纳了上海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的现代特征、本土变异及法律对金融创新的双重影响。
内容简介
无论是对于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金融领域始终是*值得冒险的乐园。特别是对变化莫测而又风险巨大的金融创新领域而言,如何从法制的角度控制创新的风险,实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命题。
鉴于目前学界对金融创新与法律关系研究较薄弱的现状,本书查阅、甄别、分析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的大量史料文献,从法律史的角度,对近代上海的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互动关系,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梳理与考察。具体而言,本书从金融体制创新法律制度、金融组织创新法律制度、金融监管创新法律制度三个动态趋势对近代上海金融创新进行了立体展示,试图阐释金融创新的经济现象与金融法的互动关系。
本书总结出若干立法与制度建设的经验,为当今金融创新与立法改革提供有益借鉴,这是本书的现实价值追求。同时,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深化法律史研究,拓展近代金融法史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目前从法学的角度,综合运用经济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考察近代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的成果,尚不多见;而以较大篇幅、较长时间跨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目前则为空白。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研究具有学术创新价值。
目录
作者简介
李婧 1981年生,安徽人。华东政法大学讲师,法学博士。曾在《政治与法律》、《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杂志》、《北方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教育部青年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上海市教委课题等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史、比较金融法等。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48.6¥139.9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10.5¥27.0 -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71.8¥78.0 -
富爸爸穷爸爸
¥44.6¥89.0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格局
¥36.4¥59.0 -
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八品)
¥10.6¥32.0 -
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34.1¥58.0 -
360度领导力:中层领导者全方位领导力提升技巧(典藏版)
¥51.7¥78.0 -
直播电商实务
¥38.2¥59.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23.9¥42.0 -
亲历纽交所
¥28.4¥49.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原则
¥54.9¥98.0 -
可复制的领导力
¥34.8¥49.0 -
像高手一样发言+像高手一样脱稿讲话2本套
¥69.7¥99.6 -
小米创业思考
¥65.5¥86.0 -
优势谈判
¥41.8¥68.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48.4¥69.0 -
学会提问
¥45.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