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读者评分
2分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

1星价 ¥16.3 (4.3折)
2星价¥16.3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cao***(二星用户)

上海街道管理

主要介绍上海街道管理,比较学术性的研究。

2019-08-26 12:28:4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5233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13-01-01
  • 条形码:9787549523368 ; 978-7-5495-2336-8

本书特色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隶属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都市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丛书,丛书作者均取得了相当的学术成就,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丛书是社会学的前沿研究成果。   安居才能乐业,街居制管理是社会基层管理的重要方面。《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从多个角度详细探究了我国街居制的演变历程,资料翔实,实践色彩浓厚,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住房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采用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聚焦于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逐步确立的基层社会的制度形态——街居制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以街居制的管理、服务功能,以及资源汲取等为分析对象,通过探讨现实社会环境变迁、行动者的意图及其认知变动推动下的制度实践过程,揭示街居制的制度逻辑,以及在运行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希望借此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目录

引论 街居制的制度逻辑:生成和延续
一、街居制研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与时代变迁同步:街居制的生成与演变
三、分析框架:制度主义与制度作用领域

**章 街居制的生成与国家向基层社会的延伸
一、历史偶然与必然:街居制的生成逻辑
二、中断与延续: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的重构(1927-1949)
三、政权的巩固和建设:街居制创建与居委会整顿(1950-1957)
四、动员能力的实践:街居制的制度化过程(1958-1978)
五、延续与转向:国家意志与街居制运作逻辑的矛盾(1978年以来)
六、余论:国家意志实践的社会逻辑

第二章 制度空间的社会拓展与街居制的动态演化
一、管理职能演化:环境变动中的适应性变革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虎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社会学研究以及文化产业的制度分析,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并在《社会科学》、《社会》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梁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产业的社会学研究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等项目,并在《社会》、《中国农村观察》、《人口与发展》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