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号的工作(八品)

包邮9号的工作(八品)

《关于女儿》作者金惠珍再次直击社会痛点,以文学拷问绩效社会,也对所有打工人发出终极痛问:人到底为何工作?韩国大山文学奖首奖、五大媒体推荐,读者哀叹“这就是现实,我即是主角!”

¥19.5 (4.3折) ?
1星价 ¥19.5
2星价¥19.5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510632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205106324 ; 978-7-205-10632-4

本书特色

★《关于女儿》作者金惠珍再次直击社会痛点,以文学拷问绩效社会,也对所有打工人发出终极痛问:
工作的尽头是否与地狱相连?
它可以是一部关于工作的小说,也可以是一部关于工作者的小说。
小说中“9号”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只剩公司赐予的编号。青年内卷、中年漂流、老后破产,“9号”的遭遇、控诉,是我们每个寻常人都可能遇到的痛苦。
在这里,没有一个旁观者!
★当代打工人“卡夫卡式”囚徒困境:底层员工绝望戳穿工作谎言,揭露现代职场弱弱相残的“恶”
——因为他想不出任何理由阻止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残暴的人。
绩效、KPI、评优、述职……不断被要求展示“成果”,随时接受工作的“评估”,为了“工作”,无视率先优化的同事……
所谓工作,就是每天咬紧牙关,单调重复的操作。而归属感、自我价值、同理心、团队精神,则逐步毁坏,一一坍塌。
工作可以是生活的意义,但也请保证且记住,你的生活中,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物。
★比起辞职,更可怕的是用劳动公然伤害身体和心灵的世界。
第28届大山文学奖首奖、韩国五大媒体良心推荐,读书网站引起热议:这是一部必须在为时已晚之前阅读的小说。
韩国媒体《东亚日报》锐评:
——“这是发生在所有“寒酸”中年人身上的痛苦。”
来自读者的真实评价:
——“这就是现实,我即是主角!”
——“强者创造故事,弱者在故事中吵嚷,*后留下伤痕累累的人们,将故事传播下去。而世界和他的故事都不会改变。”
★1号,2号,3号……8号,9号……当一个个职场人成为无名者、无面人,虚构的故事终将突破画框,让我们直视正在发生的一切
——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倾情奉上

内容简介

《关于女儿》作者金惠珍社会系小说全新力作 ,大山文学奖首奖,韩国五大媒体重磅推荐!
底层员工绝望戳穿工作谎言,揭露职场弱弱相残的“恶”。
9号质问每一个打工人,工作的尽头是否与地狱相连。
他的控诉,是发生在所有中年人身上的痛苦。
金惠珍以冷静的笔调,刻画了一个残酷却失语的故事。当一名平凡的劳动者面对变相逼退员工、不当解雇等劳资纷争,他对工作的信念从期许、奋斗、挣扎、乃至绝望,终走向毁灭。
让劳动者如此受尽折磨的,或许从来都不是无情的公司或竞争的社会,而是他们难以确保的未来。

节选

*他总是觉得,自己被一种厚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纽带感包围着,那正是公司对待和拥抱他们这些职员的方式。
*仿佛是在凝视那看不见、摸不着、却马不停蹄地穿过自己身体的时间。
*没有必要走到这一步,也不该走到这一步,但似乎又不得不走到这一步……
*遗照如今还被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像是某种抵押物被人攥在手里。
*他似乎终于看清了公司的真实面目,看清它是如何在亲近的同事之间制造纠fen,又是如何精明而又狡黠地引发仇恨和不满的。
*因为他想不到任何理由去阻止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残暴的人。
*“工会办也好,公司办也好,有什么区别呢?人都死了,办个葬礼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管你们怎么想,我跟孩子们还得继续过日子。我要供他们读书,送他们成家。未来不知道会怎样,你让我们怎么办?我需要钱啊,我说的有错吗,我需要钱呀。”
*“真羡慕你啊,可以只做对的事情。”
“所以这就是你们的工作内容吗?你们做的都是好的事情、对的事情吗?拿多少工资啊?高吗?真羡慕你们,靠着工资就够过日子,还经常有人对你们感恩戴德。”
他的那句话,与其说是提问,不如说是一种控诉或是哀求。
*“再过几年,俊吾也该有自己的工作了,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发现当兴趣变成工作,生活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或许还会发现,为了把这份工作做下去,自己bi须要去承受一些从未设想过、也不愿承受的事情,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可能已经成了另一个人。“
*走着走着,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被什么人用一种卑鄙又xia流的方式,忽悠到了一个巨型格斗场的正中,身边站着另一个自己,摆好了姿势,死死盯住一个看不见的对手,等待着一场随时可能开始的决斗。
*你听着,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是个能干的人,当我也有我的经验,我有我的专业技能,但是来到这里成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白痴、蠢货、废物。但那是我的错吗?你说,是我的错吗?要说错,也是那些把人逼到这里,把人变成白痴、蠢货、废物的人的错,不是吗?
*只是真正让惠善感到煎熬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是那种无法未雨绸缪的无奈,还有对于未来的担忧。它们一步步向她逼近,一旦窥探到她的一丝不安,便会迅速幻化成巨大的恐惧,张牙舞爪地将她吞噬。
*他心里已经感受不到任何的情绪了,那种会从心里像潮水一般静静涌上来,翻腾着淹没自己和旁人的那种内心的波澜,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也不再对自己或他人报以怜悯和同情了。
因为他想不到任何理由去阻止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残暴的人。
*他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够跟谁去分享,自己每天面对着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公司究竟是什么心情;他也没有奢望过有谁能够理解,他需要每天不断挑战自己的下限才能够继续这场战斗。

相关资料

这是发生在所有“寒酸”中年人身上的痛苦。──《东亚日报》虽然有人说,小说的可读性只来自抽离日常生活的刺激部分,但有些小说只能原封不动地讲述那些艰难的生活。 因为有些人的生活确实如此,且不在少数。——《中yang日报》作者一直在思考,写作的题材会如何改变自己,又会改变多少,令人印象深刻。——《京乡新闻》"很多时候,把我们年轻作家小说中的时空从首尔直接换到美国纽约或德国柏林,也不会有什么别扭的地方。"——西江大学国语国文系教授 禹灿济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该调转方向……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却都是深思熟虑多久也无法断然决定的难题。这种难题汇集成我们的生活,zui后则由没有名字的“9号”赤luoluo地展现出来。

作者简介

金惠珍
1983年生于韩国大邱。
2013年,以长篇小说《中yang站》获第5届“中yang长篇小说文学奖”。
2018年,以《关于女儿》获第36届“申东晔文学奖”,该作也成为继《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zui受关注的韩国女性小说。
2020年,以《9号的工作》获第28届“大山文学奖”。
译者:
林明,韩国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