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2187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8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16121870 ; 978-7-5161-2187-0
本书特色
《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是一本关于流寓文化、流寓文学、流寓文人的专题论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宄室与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2012年4月21翌日在广东湛江海滨宾馆召开了“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研究学术研讨会”,《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就是谊次会议的学术成果选。
内容简介
《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分为“流寓文化理论及流寓文学研究”、“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其它区域流寓文人研究”三个部分。**部分,既有关于流寓文化理论及流寓文学的宏观之论,又有此方面的具体个案研究。蒋寅《一种更真实的人地关系与文学生态——一中国古代流寓文学刍论》认为流寓是一种更为真实的人地关系,流寓文学真实地联系着特定的自然风土及其所孕育的人文传统,流寓文学应该是地域文学研宄的重要对象,应该是地域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蔡平《中心与边缘——中国古代流寓现象透视》从主体的空间流转与主客认同、主体空问转徒的主客选择、主体空间转徒的向心与离心三个方面对流寓现象的内涵、发生、表现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剖析;张一南《从比喻模式看流寓经历对诗人成长的作用》分别以杜甫、柳宗元、韩愈和陈与义为代表,分析了流寓经历对诗人风格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对诗人成长的推动作用。张蜀惠、郑志强、陈君、许继起、刘强、刘宁等人的论文则对元祐贬谪文人、《诗经》中的流寓群体、王褒度信等入关文人、西晋名士卫蚧、柳宗元等流寓群体或流寓个案进行研完,力图通过个案的解剖来呈现不同时代的不同侧面和色彩,并以此彰显流寓文化研究的独特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苏轼、苏辙、秦观、寇准、汤显祖、欧阳保等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的研究,彰显出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的热度与实绩。这里面,*引人注目、*重要的成果是关于苏轼流寓雷州行迹及诗文创作的系列论文。张学松、彭洁莹合著的《苏东坡雷州行迹考辨》、《略论苏东坡流寓雷州诗文的思想感情》对苏轼两次连径雷州的具体行迹与诗文创作进行了深八撂讨,厘清了诸多事实,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刘清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雷州苏轼符号诠释》以苏轼在雷州作《和陶止酒》为基础,从“止酒”的不可止酒、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诠释了苏轼的价值选择、人生姿态和社会取向。第三部分,是对其它区域流寓丈人的个案研究,关涉放逐汉北陵阳的屈原、流寓江州的白居易、流寓阳山的韩愈、流离岭南的南宋文人刘震孙、流寓辽东的清初文人苗君稷、流寓于沪的近代文人群体等。
目录
作者简介
张学松,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副主编,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古代文论研究会理事。省级优秀教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或摘编,出版《唐宋文学探微》(**作者)等著作8部,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市(厅)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6.2¥14.8 -
中国馔馐谭
¥12.0¥23.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寻味中国
¥15.1¥3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5.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10.1¥24.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黄河上的古都
¥16.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