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313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13-07-01
  • 条形码:9787514131352 ; 978-7-5141-3135-2

本书特色

《企业产权性质探讨》由李恒年著,本书研究的立足点正是把企业产权看作是组织产权,如果这一论断成立,那么企业产权的整体性或者说企业产权的独立在理论逻辑上不言自明。不过无论是共有产权、私有产权还是公有产权理论都无法用来分析组织产权,这显然需要新的分析工具。组织产权既不同于私有产权也不同于共有产权,而企业生产在形式上又需要多种要素共同完成,如何去理解企业的集合表征和组织产权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借助于结构的概念。结构整合了元素集合与整体性的矛盾,因为从内部关系的角度,结构表现为各元素的集合,但结构整体效应要大于各要素集合的效应。从外部看结构是一个整体,具有不同于各组成要素的特征,更不是要素的简单集合,所以在理论逻辑上,本书从系统论中引入了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并在分析企业产权发展过程时,对这一框架进行了扩充,以“功能—结构—制度”为主线具体解释了企业产权独立性的演变过程。

内容简介

  《转型与产权理论探索丛书(第2辑):企业产权性质探讨》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如何分析目前企业理论在研究企业的性质时,面临的各种问题及理论困境。为什么面对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企业理论依然固执己见。   第二,如何认识权利的性质以及产权的性质?如何分析产权在企业组织形态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权的明确界定及国家对产权的保护和企业的产生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第三,如何能够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这两种不同的且存在着矛盾的分析方法统一于对企业产权问题的研究?第四,如何把经济学上的和法学中的企业产权在统一框架下得以准确地说明?为什么经济学上不能而法学上却可以把企业看作是产权主体?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1.2 企业产权理论综述
1.2.1 团队生产与企业产权
1.2.2 两权分离与企业产权
1.2.3 契约不完全与企业产权
1.2.4 其他相关的企业产权理论
1.3 研究方法
1.3.1 经济学的科学性
1.3.2 历史、现实与逻辑的统一
1.3.3 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
1.4 研究思路、结构、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4.3 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企业的性质
2.1 企业性质的经济理论述评
2.1.1 科斯之前的企业性质理论
2.1.2 科斯的企业性质:不生产的“契约”
2.1.3 科斯之后的企业性质理论
2.2 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2.2.1 前企业社会形态:企业起源
2.2.2 准企业形态
2.2.3 企业形态的出现:古典企业
2.2.4 企业组织的历史特征
2.3 企业组织的整体性
2.3.1 集合(集体)、关系与结构
2.3.2 企业组织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结构性)
2.3.3 企业组织是个体间相互协作的系统(结构)
2.4 企业组织的理性
2.4.1 何为理性
2.4.2 何为组织理性
2.4.3 组织理性何以可能
2.4.4 企业理性的集中表现:赢利目标

第3章 产权、企业产权与法人产权
3.1 产权的一般理论
3.1.1 马克思的产权观
3.1.2 西方产权经济理论
3.1.3 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
……

第4章 企业产权的性质
第5章 转型经济的企业产权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