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版)

1星价 ¥10.6 (3.8折)
2星价¥10.4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0849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9
  • 出版时间:2013-08-01
  • 条形码:9787307084902 ; 978-7-307-08490-2

本书特色

陶德麟、石云霞主编的这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版)》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创新教材。教材共分8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社会是有特定结构的有机体;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及其历史创造者;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版)》遵循理论与实际、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发现并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重点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发展规律,尽力回答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有关热点与难点问题,反映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基本原理层面的内容,构建了融理论、历史、现实为一体的新颖的教材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版)》由陶德麟、石云霞主编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0.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0.1.1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0.1 2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0.1.3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0.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根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0.2.1 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0.2.2 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根本特征 0.2.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 0.2.4 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0.3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0.3.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代主题 0.3.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 0.3.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0.4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受益 0.4.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4.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第1章 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1.1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 1.1.1 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1.1.2 劳动是实现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动力 1.1.3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2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2.1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2.2 需要、利益与社会分工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2.3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3 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 1.3.1 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物” 1.3.2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3.3 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规定和实现 1.3.4 科学认识“以人为本”第2章 社会是有特定结构的有机体 2.1 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2.1.1 社会是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体 2.1.2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1.3 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交往关系的制度形态 2.2 社会的经济结构 2.2.1 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 2.2.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与特点 2.2.3 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2.2.4 社会的经济结构与物质文明 2.3 社会的政治结构 2.3.1 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 2.3.2 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核心 2.3.3 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政治文明 2.4 社会的文化结构 2.4.1 社会文化结构的一般特征 2.4.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2.4.3 社会的文化结构与精神文明第3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及其历史创造者 3.1 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1.1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1 2 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3.1.3 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3.1.4 社会形态发展的动力系统 3.2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2.1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2.2 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2.3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3.2.4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3.3 阶级矛盾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3.1 阶级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 3.3.2 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斗争的*高表现 3.3.3 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4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3.4.1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 3.4.2 当代科技进步大势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 3.4.3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3.5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3.5.1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5.2 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3.5.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4章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4.1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4.1.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4.1.2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1.3 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 4.2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4.2.1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 4.2.2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2.3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4.2.4 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4.2.5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3 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 4.3.1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4.3.2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4.3.3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4.3.4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4.3.5 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当代意义第5章 当代资本主义 5.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1.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特点 5.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5.1.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5.2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 5.2.1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基础和形式 5.2.2 垄断资本主义扩张中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5.2.3 垄断资本主义扩张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5.2.4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 5.3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5.3.1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新变化 5.3.2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及其新变化 5.4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5.4.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不断深化 5.4.2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5.4.3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第6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6.1 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 6.1.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6.1.2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6.1.3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6.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政治保证 6.2.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6.2.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6.2.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 6.3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 6.3.1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6.3.2 经济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7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7.1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 7.1.1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实现形式 7.1.2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7.1.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特点和优点 7.1.4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 7.2 人类社会进步与实现共产主义 7.2.1 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 7.2.2 人的发展历史进程与共产主义社会 7.2.3 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做走向自由王国的自觉实践者第8章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 8.1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8.1.1 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8.1.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2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8.2.1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8.2.2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8.2.3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8.3 真理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8.3.1 真理的客观本质 8.3.2 真理的辩证特性 8.3.3 真理的检验标准 8.3.4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8.4 科学的思维方法 8.4.1 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8.4.2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8.4.3 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