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1215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26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010121505 ; 978-7-01-012150-5
本书特色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是邓晓芒教授讲座实录,用漫谈式的语言重点讨论了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视角和方法,详细展示了中西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按照真、善、美的话题进行逐个分析,是近年来他对这些问题研究和思考的心得。他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模式、心理模式是大不一样的,西方更注重理性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他分别从中西文化产生的土壤、中西对“真”的理解(包括真实和真诚、知、理)、中西对“善”的理解(包括幸福、合目的性、至善)、中西对“道德”的理解(包括自由意志德行、法),中西对“人生”的理解和中西对“美”的理解等方面来厘理清西方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深层次的含义。他提出中西文化心理问题也就是国民性问题,因此,本书谈的并不是纯粹学术性和考证性的问题,而主要是思想性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非常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全书共十六讲,约70万字。
内容简介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为作者邓晓芒应邀 给华中师范大学心 理学院所开的一门“中西文化心理比较” 课的课堂讲演录,共十五讲。从中西文化 心理的土壤、中西文化心理模式的分析, 到中西文化心理对于真、善、美的看法的 比较,涉及到真和诚、知、理、福、目的、至 善、自由、德行、法、人生、艺术等等话题。 作者以西方哲学的视野和眼光对这些问 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中理出了一条 清晰的逻辑线索,即中西文化根本的区别 在于对理性和自由的不同看法;并结合 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展开了一场全面的 国民性批判。全书语言通俗易懂,逻辑层 次清楚,分析深入,现实感强,适台于大学 生和研究生学习和阅读。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目录
**讲 中西文化土壤分析——中西文化的起源
第二讲 中西文化土壤分析——中西文化的历程:否定之否定与肯定之肯定
第三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宗教意识的背景
第四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天人合一及人、神和自然的对立
第五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真善美的两种关系模式
第六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真实和真诚
第七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中西对“知”的理解
第八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理
第九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幸福
第十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合目的性
第十一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至善
第十二讲 中西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自由意志
第十三讲 中西对“道德”的理解——德行
第十四讲 中西对“道德”的理解——法 序言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必要性 **讲 中西文化土壤分析——中西文化的起源 第二讲 中西文化土壤分析——中西文化的历程:否定之否定与肯定之肯定 第三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宗教意识的背景 第四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天人合一及人、神和自然的对立 第五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真善美的两种关系模式 第六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真实和真诚 第七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中西对“知”的理解 第八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理 第九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幸福 第十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合目的性 第十一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至善 第十二讲 中西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自由意志 第十三讲 中西对“道德”的理解——德行 第十四讲 中西对“道德”的理解——法 第十五讲 中西对“人生”的理解——命运观、生死观、不朽观 第十六讲 中西对“美”的理解——美、艺术和美感 后记
节选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是邓晓芒教授讲座实录,用漫谈式的语言重点讨论了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视角和方法,详细展示了中西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按照真、善、美的话题进行逐个分析,是近年来他对这些问题研究和思考的心得。他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模式、心理模式是大不一样的,西方更注重理性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他分别从中西文化产生的土壤、中西对“真”的理解(包括真实和真诚、知、理)、中西对“善”的理解(包括幸福、合目的性、至善)、中西对“道德”的理解(包括自由意志德行、法),中西对“人生”的理解和中西对“美”的理解等方面来厘理清西方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深层次的含义。他提出中西文化心理问题也就是国民性问题,因此,本书谈的并不是纯粹学术性和考证性的问题,而主要是思想性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非常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全书共十六讲,约70万字。
作者简介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茶经(黑白版)
¥18.4¥48.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寻味中国
¥19.0¥3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6.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经典常谈
¥7.1¥14.8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9.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