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柯军多元艺术探索

怕-柯军多元艺术探索

1星价 ¥58.0 (2.9折)
2星价¥58.0 定价¥20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40390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104039013 ; 978-7-104-03901-3

本书特色

  以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为主角的《怕——柯军多元艺术探索》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由吕林编著。《怕:柯军多元艺术探索》以“地铁中的夜奔”、“‘梁伯龙’的夜奔”、“明伦堂中的夜奔”、“探索中的夜奔”、“神策门上的夜奔”、“笔墨下的夜奔”六个章节,对于柯军对于昆曲的现代性表现、昆曲的古今穿越、昆曲的维护与发展、昆曲的前卫实验、昆曲的过去与未来、昆曲艺术家的多方修炼等种种领域的思考与实践展开多方陈述与记录。

内容简介

  《怕:柯军多元艺术探索》并没有以流水帐的形式来讲述一个戏曲演员的艺术历程,而是一种时尚的表现手法来告诉读者昆曲的来源,昆曲的发展及昆曲演员的艺术人生。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多才多艺,事业心极强的演员,书中的多处地方显示了柯军深厚的文化底蕴。

目录

《怕》之解白
行路的大武生
地铁中的夜奔
地铁冷冷的清幽与昆曲形成呼应
“梁伯龙”的夜奔
我的归宿就在昆曲舞台上
明伦堂中的夜奔
今日忙碌是为了来日安闲
探索中的夜奔
7分半钟只唱一句“那搭儿相求救?”
神策门上的夜奔
我暗自庆幸自己不是林冲
笔墨下的夜奔
在书法篆刻之间的藏与奔
展开全部

节选

  今年初,我在无锡的前洲,这是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的故乡,应他老人家的邀请,我来参加“冯其庸学术馆”的开幕仪式并庆贺冯其庸先生90华诞。在寿宴席间,冯老讲了一番深情的话:“我离开家乡60年了,真是‘年华逝去头成雪,坐对青山念旧人’,故乡的一切都变了,儿时的景致早已消失,惟独家门口的三棵古银杏树还在,当年,就是在这里我**次看到了搭台唱社戏,也看到昆剧艺人的表演如此精湛,同时结识了周传瑛、王传淞、张娴等一代昆剧名伶,从此,我走进了中国戏曲的世界……”冯老的话在不经意间洒泼出了一幅淡淡的历史水墨画,让我联想起在当今昆剧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本书的主人公——柯军。  我接触昆曲,纯属偶然。记得那是在1989年的初秋,为了给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大师举办90诞辰的画展,我受约为他老人家撰写传记,完稿后,按当时的习惯,报社提出需请一位名人为该文题写篇名,“能有资格给我题字的人都走啦!”剑晨大师一览众山小,毕竟他是世纪同龄人。忽然,老人家来了灵感“你去找吴白訇先生吧!”就这样,我带着李老的亲笔信登门求字,白訇老旋即当场挥毫题就。之后,我便成了白訇先生家的常客,我俩也成了忘年交。吴白訇先生,一代戏曲宗师,他曾提出了“梅兰芳表演体系实质上是昆剧表演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观点,戏曲《杨门女将》、《红楼梦》均出自他手,他曾是50年代江苏省文化局的老局长,可他不肯当官,跟陈白尘去南京大学当了一名教授。离开了权力,自然门庭冷落,年事已高的老人家,出门不便,总是由省昆剧院派车来接送,这让我感到老先生的清高。当时,我虽在机关工作,硕士读的却是数量经济专业,总感到心中不爽,我常在白訇老面前嘀嘀咕咕的。“那我来给你开小灶!”没想到,吴老会这么爽快,于是跟白匀老约好,每周四下午去他家听课,那真是奢侈的知识独宴,老先生给我一人讲宋词,讲散曲,讲字画鉴定,讲昆曲……这是我一生中**桶知识的金子,白訇老的家,也就是当时的昆曲沙龙,在那里,我慢慢认识了胡锦芳大姐,石小梅大姐及一批昆剧名伶,柯军也在其中,但当时没看过他的戏,只知道他篆刻好,书法好,他曾为我刻过一枚章,一直用到现在,转眼22年过去了,我们也成了老朋友。  我与柯军相识于昆曲被冷落的年代,那时昆曲几乎无戏可演,也无人来看,台上人比台下多。说来凄凉,据柯军回忆:有一次去乡下演出,连乐队、演员一共几十个人在台上演《风筝误》,台下只有三个观众,一个在睡觉,一个在游荡,还有一个在嗑瓜子。“后来写《昆曲之路》的杨守松说:“它把昆曲演员的心都嗑碎了。”好在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昆曲的“小阳春”似乎渐渐到来。  而属于柯军本人,乃至江苏省昆剧院的艺术保护与艺术探索,也在多元化全方位地展开。  在先锋实验剧《夜奔》里有一句台词:“艺术家是什么时候成为知识分子的。”这句话,恰恰是柯军艺术探索起始的*好注解,他一直明确地强调自己既是考古者又是探险者:“面对遗产,我们要尽量地挖掘、发现被埋没的昆曲遗产;面对艺术,我们这一代昆曲人,必须有探险的精神,让昆曲活在当下,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要实现这两者的责任,那*重要的支撑便是知识。昆曲人要读书,也要认识当下;要有文化内涵,也要有社会责任,就像荣念曾先生提醒的那样:我们要当心昆曲由“文人的艺术”渐渐演变成“艺人的艺术”。  本想用“路演”这两个字来冠此书名的,但罗拉拉认为,而今音乐界也常用此词,怕生歧义而作罢。其实“路演”即Roadshow,原指券商发行证券前对投资者的推介,是双方充分交流下促进成功的重要方式。此书作为昆剧的重要推介是很恰当的,柯军就是昆剧的一个著名品牌,他已拥有了众多的粉丝,那就是众多的投资者,正是他们所投入的热情,催使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又喷发出青春的活力,才让这一“文化空调”给浮躁的、泛娱乐时代吹来清新的风,让昆曲在当下不仅仅只成为“展览品”,而继续成为活着的艺术。我相信,柯军的“艺术路演”是不会停顿的。  据传,时下昆曲界有人提出“柯军现象”。认为柯军所确定的江苏省昆剧院对昆曲艺术的探索实践模式,有助于昆曲自救,为防止昆曲在表面的繁荣之后走向式微提供了绝对正能量的个案。而“香港文化教父”、与柯军有过近十年合作的荣念曾先生也认为,江苏省昆剧院很值得研究,目前在高校、学术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很匮乏。江苏省昆剧院活跃的昆曲活动的每个决策阶段、每个项目的多元延伸与发展以及重要的管理策划都该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我能感知,在柯军心中,他不想让昆曲仅仅成为活化石,而成为每位昆曲表演家、昆曲艺人身上活着的艺术。因此,种种或合乎常规、或越位超常的探索实验,即使有争议、有不合,乃至有负面的声音,都是古老的昆曲在当下激起的新的浪花,宛如走进地铁的昆曲,在冷冷的清幽与暗流涌动中,完成古代与现代的一次次穿越。  罗拉拉游走文化娱乐界多年,是传媒界资深的女记者,虽贴身采访文化名家与娱乐明星无数,可贵的是,她总保持着自己的追问精神和独立思考。我有幸与她首次文字合作,恰似两个票友,一个须生,一个青衣,同台度曲,这倒让我想起张充和的诗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身。”著名摄影家李晏先生应我之邀,自前年金秋开始,他便一直跟踪着柯军的演出活动,每次从北京出发,不辞劳顿,风雨兼程,捕捉着柯军的瞬间风采,化风云为山水,是戏剧的真正义工!当此书问世的时候,本书的主人公又去了新的岗位工作,他由一个单纯的艺术家变为身兼数职的艺术界领导。面对这一华丽的转身引起的风波,他感叹:“我从事戏曲艺术多年,深爱哺育我成长的戏剧,更眷念着那令我魂牵梦绕的舞台。昆剧演员就是我唯一不变的身份!”我答应过柯军,要为他写一本书,这话说了三年未践。此刻,书即将付梓,才猛然感到,我也做了一次义工,为了柯军,也为了昆曲。  “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祈望此书的每一页,能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柯军。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