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美好安徽 圆梦中国:自信·自觉·自强: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八界(2013)学术年会文集

- ISBN:97875650160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636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65016059 ; 978-7-5650-1605-9
本书特色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著的《美好安徽圆梦中国(自信自觉自强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八届2013学术年会文集)》收录了安徽省社科联组织的第八届学术年会的论文数十篇,分为三个板块:“理论自信与文化发展”、“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政治建设与社会发展”,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突出建设美好安徽、实现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紧扣安徽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安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大多数文章能够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作深度的思考延伸,有的独辟蹊径,有的宏观综论,有的微观探寻,有的从学理逻辑展开,有的提供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书稿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
内容简介
《兴皖学术文库(第八辑)·美好安徽圆梦中国:自信·自觉·自强——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八届2013学术年会文集》收录了安徽省社科联组织的第八届学术年会的论文数十篇,分为三个板块:“理论自信与文化发展”、“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政治建设与社会发展”,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突出建设美好安徽、实现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紧扣安徽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安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大多数文章能够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作深度的思考延伸,有的独辟蹊径,有的宏观综论,有的微观探寻,有的从学理逻辑展开,有的提供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书稿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
目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特点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中国梦
谈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与实践的逻辑
试论理论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新时期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三重向度
新媒体时代:党的执政文化传播的思考
发展我省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未来一段时间安徽文化发展重点及发展策略研究
县域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及其制度安排
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安徽怀旧文化的经济价值探讨
——以合肥为例
“雅”“俗”界限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建构
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功能
黄梅戏电影的历史成就与黄梅戏发展的现实选择
《新安理学先觉会言》与徽州心学思潮
安徽地域文献整理及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基于哲学视角的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和现代价值研究
安徽民营企业文化品牌沟通研究
——以“洽洽”文化卡片为例
第二专场 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安徽沿淮经济带发展战略思路及对策
——以合肥市为例
城市空间定位与有效服务边界研究
安徽经济崛起的比较与解析
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
安徽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模式判定:理论与经验研究
我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产业转移背景下皖江示范区技术与人才的耦合与协同关系研究
安徽省城市郊区农地流转特征及问题研究
——基于池州市380户农户的调查
合肥市家电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细分与选择
超越资本逻辑,走科学发展之路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淮北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十二五”期间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
制度壁垒与城乡收入不平等加剧
——基于合作博弈框架下的城乡博奕均衡与数值模拟分析
美丽中国战略路径:生态文明建设
安徽农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究
江、浙、沪、皖商务成本的比较研究
城市夜间旅游客源市场调查问卷研究
——以合肥为例
沿淮经济带城镇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新农保地方财政支持机制改进研究
产业转移承接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第三专场 政治建设与社会发展
安徽省社会组织公信力现状调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转向
论民生工程针对性和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安徽省为例
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中国共产党政治包容性的历史考察
法治政府建设的几个问题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人才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认知与参与:基于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组织调查分析
国家和市场语境下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回潮
马鞍山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路径探析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省际差异及收敛的实证分析
教育起点公平的制度伦理审视及其保障
社会转型期我国道德法律化之反思及路径探析
构建与探索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思考
——以安徽省群众利益诉求基本数据调查与分析为例
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的资本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SH市为例
马克思恩格斯党内协商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大众法律文化在当下中国的兴起
“一米阳光社区先锋”党员志愿服务工程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及启示——以芜湖县为例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职能刍议
教育公平的法理内涵及其实现的法律路径
节选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科学的创新精神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科学的创新精神的统一。 一方面,讲话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既表现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表现为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特别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强调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而且处处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要义;不仅始终贯穿着“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_3』,而且一再重申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旗帜、道路等重大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庄严宣示,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另一方面,讲话体现了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深沉的民族禀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既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既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同时又强调“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同时又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