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

包邮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

1星价 ¥26.8 (3.9折)
2星价¥26.8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60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4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16136096 ; 978-7-5161-3609-6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内容简介:通常认为句子属于三维结构,即包括句法、语义和语用。三者的关系怎样,向来有不同的看法。丛书作者以句法为基点,从而阐述语义和语用,这符合认知的规律。表达汉语句法结构的要素,一般认定是语序和虚词。其实,在语言分析的实践中,许多学者已经扩大了形式要素的范围,以“标记”代替虚词。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剖析隐性时量存在的形式,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语法化学说、语言类型学、语用学、语音学等相关理论,对时量成分及其相关的语法问题进行解释。**章是绪论,解释时量范畴内涵,介绍前人研究和本书理论背景,说明本书选题策略及结构安排。第二章描写分析时量的显性形式。第三章探讨时量语素的类别及其构词方式。第四章探讨动词的时量类型及与时量词语的组配。第五章重点分析事件名词的时量认知。第六章重点分析与频率副词相关的时量问题。第七章探讨拟声词的时量问题。第八章探讨了速度与相关时量的句法关系。第九章讨论话题类型与说明部分时量的对应关系。第十章分析时量成分的篇章衔接问题。第十一章总结全书内容。

目录

**章绪论 
**节选题缘由 
第二节以往对时量的研究概述 
第三节论题选择策略和研究理论方法 

第二章时间词语范围和时间概念类型 
**节观察时间的内外两角度 
一本体时间和代体时间 
二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 
第二节时间表达系统的认知和研究思路 
第三节名词性时间词语范围和类别分析 
一以往学者对于时间词语的界定及其类别划分 
二关于时间词语二分法 
三时间词语二分法的价值和意义 
四时间词语二分法存在的不足 
第四节本书关于时间成分范围的界定 
第五节以时间副词作为扩大观察时间范围的方式 
第六节时间概念的类型分析 

第三章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类别分析 
**节时间类别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表时间的几类概念 
一关于时点 
二关于时序 
三关于时段 
四关于时域 
五关于时量 
六五类时间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三类时间概念的显性表现 
一时点词语 
二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三表示时域的词语 
第四节事件、动作及隐性时间 
一事件内涵及其类别 
二事件类型与时间的关系 
三事件和动作行为 
四事件句和非事件句 
五事件句的时间结构模型 
六表隐性时间的类别 

第四章现代汉语时量的内涵和类型 
**节时量范畴内涵 
一前人关于时量范畴阐释 
二时间的计量基准和形式 
三时量的评估方式 
四时量范畴内涵 
第二节时量与其他时间范畴的关系 
一时量与时点的关系 
二时量与时序的关系 
三时量与时域的关系 
第三节分析时量的前提条件 
一有时量和无时量 
二有度量和无度量 
第四节时量的类型 
一显性时量和隐性时量 
二客观时量和主观时量 
三时间实量和时间虚量 
四时间确量和时间约量 
五时间大量和时间小量 
六预期时间量 
七间隔时量 
八累时量 

第五章汉语时量表达形式的多角度观察 
**节现代汉语时量表达方式 
第二节利用时点表达 
一以当前为基准形成的时量 
二时点之间的时量 
第三节结合时量构件表达 
一后附成分“工夫” 
二后附成分“时间” 
三后附成分“之久”与“那么久” 
第四节专门表达时量的词语 
第五节隐性表达时间的词语 
一动量词的时量问题 
二动词类别与时量关系 
第六节结合较为固定的格式表达 
一典型格式 
二动词重叠与短时量 
三部分表时量的固定格式 
第七节与速度相关的时量问题 
第八节主语与时量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事件名词的时间量认知 
**节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事件名词内涵 
三前人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视角 
第二节事件名词的性质、范围和句法特点 
一事件名词的性质 
二事件名词的范围 
三事件名词的句法形式 
第三节事件名词的时间量认知 
一事件名词的有量和无量确认 
二显性时间量与隐性时间量 
三确量和约量 
四述人时间量和非述人时间量 
五可控时间量和非可控时间量 
六处于动名组合之间的时量词语的语义指向 
第四节结语 

第七章频率副词和时间间隔量 
**节引论 
一频率副词内涵和时量关系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的目标和价值 
四以往研究综述 
五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视角和步骤 
第二节频率副词和间隔时量 
一频率副词的时间问题 
二频率副词和间隔时量 
第三节系统语法理论与频率副词的系统性 
第四节数理统计与频率副词的语义层级 
一数理统计与频率副词的语义层级 
二语义层级的形式问题 
第五节肯定否定与语义层级之间的关系 
一句外否定和句内否定 
二句外否定与层级之间的语义关系 
三句内否定与层级之间的语义关系 
第六节结语 

第八章拟声词时间量研究(上) 
**节引论 
一拟声词概念及地位 
二前人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视角 
四拟声词类别划分 
五化石化和拟声词的范围 
第二节拟声词时量大小的句法形式 
一拟声词做状语及相应的句法形式 
二拟声词短时量的句法形式 
三拟声词长时量的句法形式 
四中性时量拟声词 
第三节单音节拟声词研究 
一单音节拟声词列举 
二单音节拟声词声韵母构成类型 
三短时量单音节拟声词声韵母特点 
四长时量单音节拟声词声韵母特点 
五中性时量拟声词特点 
六拟声词不同时量的主观因素 
七感叹词及相关拟声词时量问题 

第九章拟声词时间量研究(下) 
**节双音节拟声词 
一双音节拟声词及其语体类型 
二双音节拟声词的变体形式 
三双音节短时量拟声词列举 
四短时量双音节拟声词的声母特点 
五短时量双音节拟声词的韵母问题 
六双音节拟声词的长时量问题 
第二节双音节、单音节拟声词的语音基础 
一前人关于拟声词单纯、合成之观点 
二双音节拟声词成因两说法 
三拟声词的语音基础 
四双音节拟声词三类扩展形式 
五双音节的重音特点及原因推断 
第三节四音节拟声词 
一四音节拟声词列举 
二四音节拟声词音节之间的关系 
三双音节构成四音节拟声词方式 
四四音节拟声词的时量特点 
第四节拟声词时量相关问题 
一与拟声词相关的时体问题 
二拟声词与时量词搭配再分析 
第五节结语 

第十章时量词语的认知语义考察分析 
**节引言 
第二节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 
第三节认知语义关系内涵 
一认知语义关系 
二语素时间意义的点性和量性 
第四节时量词语素类别和结构方式 
一以**位置语素为观察点 
二时量词语素类型及其构词 
三为何无与力和方向有关的语义类型 
第五节基于语素构词的时量语义的认知 
第六节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春相,男,1973年生,山东阳谷人。上海师范大学与日本松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3—2006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2008—2010年)。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上海语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学》、日本《中国关系论说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4部,主编论文集1部。主持省部级重大课题等项目9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