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阳木雕的故事

包邮东阳木雕的故事

1星价 ¥26.5 (3.4折)
2星价¥26.5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8127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550812796 ; 978-7-5508-1279-6

本书特色

  东阳木雕源自民间。它并非生发于文人雅士个人审美的需要,而发轫于东阳人民对木器与建筑的使用需求。在实用的基础上,用木雕观照内心、映射精神、抚慰灵魂,给艰难黯淡的生活注入温暖而光明的力量,并以木雕画面承载的儒、道、释诸家文化,提升个人修为。  从徐永生同志所著的《东阳木雕的故事》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东阳木雕被赋予的这些功能。这种精湛的雕塑技艺,在东阳这方土地上,被深刻地打上了教育、耕作、建筑等文化的烙印,从而愈显瑰丽而神奇。

内容简介

隋唐年间, 朝庭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选用官员, 科考的内容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 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目录

序一:向下也是一种力量
序二:木雕传承的热心人
序三:享受一种单纯感动










十—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六十四
六十五
六十六
六十七
六十八
六十九
七十
七十一
七十二
七十三
七十四
七十五
七十六
七十七
七十八
七十九
八十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东阳木雕的故事》:    隋唐年间,朝庭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选用官员,科考的内容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诗经》(《诗》)、《尚书》(《书》)、《礼记》(《礼》)、《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  当时的科考制度(开科取士),读书人县考及格即为秀才,居前的几十名秀才是“庠生”,县衙每年支出钱粮养起来、派“用场”;郡、府考核(明清之后称省考)中举是“举人”,举人就有资格充当官员的随从或委派一些地方上协助管理的“差使”;京考也就是全国考试,预定名额之内的称“进士”,可以踏入仕途,做朝庭的命官;进士还可以参加殿试(皇帝直接面试),选中**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探花,第三名是榜眼,直接进入“朝官”队伍,是“天子”门生,在皇帝身边,为宰相、中丞的后备人选。  故此,封建社会的读书人视考试为生命,一生的荣华富贵全寄予其中。天下读书人成千上万,而选中的名额毕竟有限,这是一条险象环生的“独木桥”,多少人考到老,名落孙山。多少人为此疯癫,贫病弃世。  话说大唐后期,江南婺州东阳县禹山脚下有一个农家秀才,名叫余孝弟。他从小勤奋读书,十岁就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一心想考中状元光耀门庭,可惜时运不济,三次京考,都是名落孙山。父亲是个明白人,不怪儿子没用,怪只怪家中贫寒,没有能力疏通考官。让儿子在家种田,田地不多,儿子帮不上手,思来想去,焦躁不安。一日,居住在后山店村的姨父楼明亮来走亲戚,说到孝弟的出路,楼明亮早就赏识外甥聪慧灵敏,提出让孝弟跟他去学木匠手艺,食百家饭。  孝弟的父亲一向钦慕“鲁班师”,禹山周围方圆百里,姨夫楼明亮的木匠手艺是首屈一指,靠手艺赚铜钱,买地竖屋(东阳方言:造房)成了南乡有名气的大户人家,乡邻子弟都争先恐后思慕拜师学艺。楼明亮收徒弟的规矩很苛刻,尤其是富裕之后,享受清闲厌倦辛苦,不再收教徒弟。现在,楼明亮开金口,孝弟父亲正中其怀,只是担心儿子读书读呆了,不肯入门学手艺。没想到问儿子,儿子一口应承。原来余孝弟内心藏着一个秘密:自幼和表妹楼小娟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十多年少有见面,心中存有挂念,到了姨父家不就可以免除相思之苦了吗?那年,楼小娟刚好十七岁,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一副大家闺秀模样。当她一见表哥走进家门,掸椅、奉茶,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晴看着表哥。  小娟有许多话语准备和表哥诉说,板着脸孔的父亲,大手掌把女儿推进里屋,吩咐去帮母亲干活。楼明亮对余孝弟滔滔不绝地讲起木匠生活:木匠是力气生活,又是技术生活;木匠生活分大木、小木,大木是建造房屋,小木是做家具;大木靠斧头,小木靠刨和凿,精工出细活……楼明亮恨不得把一肚皮经验全都倒出来,姨母和小娟已经铺陈一桌子酒菜,连连催他们入席。  楼小娟几次欲张嘴想和表哥叙旧,一看到父亲瞪眼,涌上嘴角的话语,硬邦邦地咽回肚底。  这些行为,孝弟都看在眼里。姨父不喜欢他们表兄妹接触!给他预警,要小心在意。自己是来学手艺的,千万不能分心。姨父身边有两个徒弟,大师哥田龙、小师哥大秋,姨母在席上一一作了介绍,并问及孝弟父母的情形。  孝弟举筷欲动手吃饭,耳听小娟说声:“慢点!”眼见她风似的跑进内屋,拿出一只红布长袋,掏出一双筷子,换过孝弟手中的筷子。孝弟定神一看,新筷子头顶有龙形、凤状二朵花雕。筷子本身不粗,能在如此细小的木头上雕花,其精工和灵巧使孝弟目眩。旁边的田龙也看得惊愕,大秋嘴快,说:“师妹的龙凤筷雕好啦!”姨父手快,从孝弟手中夺取筷子,细细端详了一阵,小娟从父亲手上要回筷子,放在孝弟手中,轻描淡写地说:“快吃吧!表哥。”田龙和大秋都已狼吞虎咽地吃饭,姨父饮了一杯黄酒,也开始吃饭,孝弟习惯细嚼慢咽,小娟的脚踢了他一下,孝弟莫明其妙,只见师哥们已经放下饭碗,正好姨父也已吃完。师娘轻柔地说:“孝弟,你刚来,慢慢吃,不急,饭要吃饱。”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