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81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16158197 ; 978-7-5161-5819-7

本书特色

创造性是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对它如此重视,但对它本身又那样陌生。本专著比较详细地总结了顿悟问题解决、创造性想象、直觉、酝酿效应和语言创造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详细论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规律,简要介绍了不同领域的高创造者人格特征,*后总结了个体创造性的发展规律以及促进个体创造性的方法。

内容简介

创造性是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对它如此重视,但对它本身又那样陌生。本专著比较详细地总结了顿悟问题解决、创造性想象、直觉、酝酿效应和语言创造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详细论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规律,简要介绍了不同领域的高创造者人格特征,*后总结了个体创造性的发展规律以及促进个体创造性的方法。

目录

前言
**章  创造性的研究取向
  **节  创造性研究的心理测量学取向
    一创造性心理测量的基本问题
    二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的主要领域
    三评价
  第二节  创造性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取向
    一创造性认知的理论基础
    二创造性认知研究内容
    三争议
  第三节  创造性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取向
    一创造性脑结构成像研究
    二创造性脑功能成像研究
    三评价
  第四节  创造性研究的综合取向
    一创造性组成成分理论
    二创造性系统模型
    三创造性投资理论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
  **节  创造性思维中的认知加工
    一创造性认知理论
    二创造性思维中信息的激活与抑制
    三注意在创造性认知加工中的作用
    四记忆在创造性认知加工中的作用
    五信息加工速度、灵活性与创造性认知加工的关系
  第二节  创造性想象
    一发散思维
    二远程联想
    三艺术创作
  第三节  直觉
    一直觉的概述
    二直觉的研究方法
    三直觉的认知加工机制
  第四节  创造性语言理解
    一隐喻理解
    二幽默理解
    三汉语歇后语理解
  总结
第三章  顿悟问题的解决
  **节  概述
    一顿悟
    二顿悟问题
    三顿悟问题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顿悟问题解决的理论
    一表征转换理论
    二进程监控理论
    三选择性加工理论
    四类比思维理论
  第三节  酝酿效应
    一酝酿效应的概念
    二酝酿效应的研究范式
    三酝酿效应的理论
  第四节  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一问题特征
    二个体因素
    三其他因素
  总结与展望
  附录:顿悟问题及其答案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节  创造性想象的脑机制
    一发散思维的脑机制
    二远程联想的脑机制
  第二节  顿悟问题解决的脑机制
    一思维定式的打破和转移
    二组块破解与限制解除
    三新颖有效联结的形成
    四原型启发
  第三节  语言创造的脑机制
    一创造性语言生成的脑机制
    二创造性语言理解的脑机制
  总结与展望
第五章  知识经验与创造
  **节  概述
    一知识类别与知识表征
    二知识与创造关系的传统之争
  第二节  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一图式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二联结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三样例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四程序性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五策略性知识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六元认知知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七创造活动中知识间的交互作用
  第三节  专家知识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一专家知识的组织方式
    二专家知识的调用
    三专家隐性知识的作用
    四专家知识的反向作用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创造性人格
  **节  创造性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一创造性与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二个体创造性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
    三小结与思考
  第二节  创造性人格的领域特殊性
    一科学领域的创造性人格特点
    二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格特点
    三社交领导领域的创造性人格特点
  总结与展望
    一创造性本质及其测量标准问题
    二对创造人格的作用机制研究不足
    三对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性重视不够
    四创造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七章  创造性的发展与促进
  **节  创造性的发展趋势和个别差异
    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三创造性发展的个别差异
    四创造性发展的领域特殊性
  第二节  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与创造性发展
    二学校与创造性发展
    三社会文化与创造性发展
  第三节  创造性的促进
    一促进创造性的基本要素和条件
    二创造性教学与训练
    三创造系统观对创造性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英中人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谷传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ISSBD)会员,中华育儿网驻站专家。曾立志当大官,以叱咤风云,名扬后世。然一番挣扎之后,发现壮志难酬,于是改学教育,钻研儿童心理,备感其中乐趣,每每为儿童心地之纯洁、立意之善良、创意之丰富所打动。因此,十多年来,他深入钻研儿童的创造性和性格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他曾经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多项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课题研究,包括跨文化研究、儿童的创造性研究、杰出人物的心理研究。 周治金,男,196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分会理事,美国UCBekeley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在NeuroScience、PLoSone、《科学通报》、《心理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系列论文)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