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缘的中心-龙河流域土家族村落的文化变迁与族群建构

包邮边缘的中心-龙河流域土家族村落的文化变迁与族群建构

¥44.5 (7.7折) ?
1星价 ¥44.5
2星价¥44.5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342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513034265 ; 978-7-5130-3426-5

本书特色

本书对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龙河流域桥头镇展开田野调查,综合运用族群认同研究中的原生论、建构论、边界论以及现代—想象论等理论架构,试图在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研究实践中进一步发掘、补充传统理论的新元素,推动理论全面发展,并且深入结合我国多元一体族群格局的实际情况,将龙河土家的族群认同置入“中心——边缘”研究视角下展开分析,尝试提出了带有区域性、边缘性特征的龙河土家认同基本模式,这既全面解析了当前龙河土家族的族群认同的过程与形式,展现了传统理论的新实践,同时也是在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对人类学族群研究的“中心——边缘”视角本土实际运用的进一步探索,以期为更广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完整呈现了龙河流域土家族的社会文化形貌,可以说既是一部民族志,又是关于族群认同的田野调查之新鲜回应。

目录

**章 土家族——中原与西南边疆的族群链接
**节 岁月斑驳:土家族族源
第二节 栉风沐雨:渝东南土家族的识别
第三节 田野对象:石柱县桥头镇的土家族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族群地理分布
三、聚落模式
四、人口状况
五、经济状况

第二章 族群认同相关理论:跨界与族群的文化研究
**节 族群与族群认同
一、族群与民族
二、族群认同
三、族群认同的结构
第二节 族群认同相关理论
一、边界论
二、原生论
三、工具论
四、其他相关族群理论
第三节 族群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三重建构: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结构与内容
**节 他观与自观:龙河土家的民族认同
一、龙河土家被识别认定为土家族的过程
二、我国民族识别呈现的特征与遗留问题
三、龙河土家族群身份的适应
第二节 他乡与故乡:龙河土家的地域认同
一、龙河土家迁移的历史记忆
二、龙河土家共同的生计模式
三、龙河土家的家庭宗族
四、龙河土家的地域内互动
第三节 “别人”与“自己”:龙河土家的文化认同
一、语言特色
二、饮食传统
三、民族服饰
四、民居建筑
五、婚丧节俗
六、舞蹈.音乐.口头艺术
七、宗教与民间信仰

第四章 “非典型”的生成: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建构
**节 从“外”到“内”: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
一、龙河土家族群意识的产生
二、龙河土家族际互动中的自我认知
三、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内化
第二节 由“近”及“远”: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维系机制
一、家庭传承
二、学校教育
三、村落社区
四、国家政策
五、现代信息媒介
第三节 “主”“客”交融: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建构模式
一、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原生性
二、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建构性
三、原生性与建构性交织的族群认同

第五章 动态量能平衡: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变迁
**节 “中心”的远去:龙河土家社会场域的变迁
一、生计模式变迁
二、婚姻家庭关系变迁
三、传统文化变迁
四、宗教信仰变迁
第二节 “边缘”的适应:龙河土家族群认同的变迁
一、龙河土家族群认同原生性的淡化
二、龙河土家族群认同中国家力量的上升
三、跨越当前族群认同困境的龙河土家模式
第三节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龙河土家族群认同模式
一、“中心——边缘”视角
二、龙河土家认同模式的边缘性
三、龙河土家认同模式的多重性
结 语:找寻“边缘”族群的建构“中心”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田阡,男,1973年4月,湖北荆州人。人类学博士,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工作交流。主要研究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文化、民族社会学等。先后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课题;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工作研究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十一五”教育规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和课题。获国家民委第二届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获论文类二等奖;2012年入选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