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与监管创新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与监管创新

1星价 ¥19.4 (4.3折)
2星价¥18.9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377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509637715 ; 978-7-5096-3771-5

本书特色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已从试点走向规范发展的轨道《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与监管创新》围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现实的急迫需求,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将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社会保障于金融学、投资学理论相结合,运用于企业年金基金的研究,以《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等*新的企业年金法规为制度约束条件,从企业年金基金的市场运营和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出发,研究企业年金理论、企业年金市场格局、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企业年金治理结构、企业年金运营流程与模式、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企业年金监督管理,探索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为企业人力资源和薪酬福利部门、金融运营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管理企业年金提供理论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现实的信息的急迫需求, 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成果, 将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社会保障于金融学、投资学理论相结合, 运用于企业年金基金的研究。

目录

**章 企业年金理论概述
**节 企业年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理论支撑
第三节 企业年金的内涵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
**节 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概况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年金的制度特征与税收优惠
第三节 国外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企业年金基金治理结构
**节 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框架和机构选择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委托人
第三节 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
第四节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收益分配及费用

第四章 企业年金计划
**节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
第二节 企业年金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
第三节 企业年金DC模式和DB模式
第四节 企业年金方案和合同管理

第五章 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营模式
**节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选择
第二节 企业年金运作流程
第三节 法人受托模式
第四节 理事会受托模式

第六章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
**节 企业年金投资基本框架
第二节 企业年金的投资决策主体
第三节 企业年金投资工具的选择
第四节 企业年金投资策略
第五节 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

第七章 企业年金基金法规和监管
**节 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管主体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
第四节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附录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2006)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与监管创新》:  (一)投资的指导性原则  企业年金投资指导性原则对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分散性、审慎性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二)投资目标、基准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政策为年金委托人、受托人以及投资管理人和受益人提供一个蓝图。它会促进各方之间更进一步的交流,并尽可能减少误解。指出哪些是应该实现的,投资收益率目标基准和业绩评估的基准。受托人须协助委托人明确年金资产的风险允许度。作为受托人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协助委托人为受托管理的年金基金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风险标准。投资收益率目标和风险承受程度之间存在合理的相关性。委托人认为低风险是必要的,那么受托人就不能追求较高的收益。委托人期望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因此也必须相应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投资目标包含风险目标和收益目标,投资基准实质上就是投资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  1.风险目标  风险是指未来损益的不确定性。风险目标与投资者风险承受力有关,风险承受力包括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企业年金基金承担风险的意愿有时会与其能力不匹配,这就需要受托人、投资管理人、投资顾问机构从风险收益两个方面对企业和职工进行教育,使其把承担风险意愿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恰当的风险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水平,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政策必须明确的内容。影响企业年金基金风险承受力的因素包括:  (1)企业和职工的投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决定风险目标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职工群体有不同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型委托人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厌恶型的委托人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  (2)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特征。包括员工的在岗年龄水平、年龄构成、在职员工与退休员工的比例。职工的平均年龄越年轻,在职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越高,则企业年金基金风险承受力越强;反之,企业年金基金风险承受力越弱。  (3)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和盈利前景良好的企业,未来企业年金缴费能力较强,其风险承受力也较强。  (4)企业年金计划的流动性需求即年金基金转移、支出需求。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转移和年金待遇支付需求严重影响年金基金规模,流动性需求大则企业年金基金风险承受力较弱。反之则反。  2.收益目标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目标以期望收益率来表示。期望收益不能脱离市场状况、投资能力的约束。不切实际的投资收益目标,既可能对投资管理人形成风险激励,给企业年金基金带来潜在风险,也在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因而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无法形成有效的指导。适当的投资收益目标,是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必须追求的目标。只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目标,才能使企业年金基金受益人在退休时能获得较高的退休金替代率,实现企业年金基金的制度目标。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期望收益率并非越高越好,需要与风险目标平衡,合理的收益目标是在给定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收益的*大化。  ……

作者简介

  王瑞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兼MBA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首届杨森优秀教师学术奖获得者,中央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企业薪酬福利、企业年金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