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5057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111505754 ; 978-7-111-50575-4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部分。静力学部分内容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和力对点之矩矢的计算。材料力学部分内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内力与强度计算,弯曲变形与刚度计算,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时杆件的强度计算,压杆稳定。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部分。静力学部分内容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和力对点之矩矢的计算。材料力学部分内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内力与强度计算,弯曲变形与刚度计算,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时杆件的强度计算,压杆稳定。

目录

前言
绪论
**节 工程力学的任务
第二节 工程力学发展概述
第三节 力学的分类
第四节 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
**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节 力和刚体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第三节 约束和约束力
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习题


第二章 平面力系
**节 力在轴上的投影与力对点的矩
第二节 力偶矩平面力偶系的简化
第三节 平面力系的简化
第四节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式
第五节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式的应用举例
第六节 物系的平衡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
第七节 滑动摩擦及其平衡问题
习题


第三章 空间力系
**节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第二节 力对轴的矩与力对点的矩
第三节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式及其应用
第四节 平行力系的中心与重心
习题


第四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节 材料力学的任务
第二节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第三节 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
第四节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习题


第五章 拉伸与压缩
**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内力与应力
第三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变形计算
第四节 材料受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五节 许用应力强度条件
第六节 简单拉伸与压缩的超静定问题
第七节 应力集中的概念
习题
〖1〗〖1〗目录工程力学


第六章 剪切与挤压
**节 剪切的概念及其实用计算
第二节 挤压的概念及其实用计算
习题


第七章 扭转
**节 扭转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 外力偶矩与扭矩图
第三节 纯剪切与剪切胡克定律
第四节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
第五节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条件
第六节 矩形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第七节 扭转超静定问题
习题


第八章 弯曲内力与强度计算
**节 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 梁的内力--剪力与弯矩
第三节 剪力图与弯矩图
第四节 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间的关系
第五节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第六节 梁的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第七节 弯曲切应力
第八节 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习题


第九章 弯曲变形与刚度计算
**节 梁的挠度与转角
第二节 挠曲线的微分方程
第三节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第四节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第五节 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的刚度的主要措施
第六节 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习题


第十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节 概述
第二节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第三节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应力圆
第四节 三向应力状态简介
第五节 广义胡克定律
第六节 强度理论
习题


第十一章 组合变形时杆件的强度计算
**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 弯曲与拉伸(压缩)的组合
第三节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习题
第十二章 压杆的稳定
**节 概述
第二节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第三节 不同约束条件下压杆的临界载荷
第四节 临界应力柔度临界应力总图
第五节 压杆的稳定计算
第六节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习题


附录
附录a热轧型钢表(gb/t 706-2008)
附录b简单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表
附录c简单载荷作用下梁的变形表
附录d主要材料的力学性能表
附录e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