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31375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7
- 出版时间:2014-08-17
- 条形码:9787303137572 ; 978-7-303-13757-2
本书特色
胡玲编著的《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模式/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指导丛书》秉承服务一线的编写宗旨,充分吸纳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10年来课堂教学创生的新成果、新经验,注重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问题,从新知识、新技能、新视野、新观念方面指导学科的有效教学。全书文本简洁、实用,突出学科特点,让一线教师有“一点就通”的感觉,同时兼顾内容的引领性和前瞻性,试图做到立意高而不空,案例新而不虚,文字通而不涩。强调深挖学科内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简介
《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模式/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指导丛书》秉承服务一线的编写宗旨,充分吸纳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10年来课堂教学创生的新成果、新经验,注重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问题,从新知识、新技能、新视野、新观念方面指导学科的有效教学。全书文本简洁、实用,突出学科特点,让一线教师有“一点就通”的感觉,同时兼顾内容的引领性和前瞻性,试图做到立意高而不空,案例新而不虚,文字通而不涩。强调深挖学科内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目录
节选
1.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价值的体现 课程意识除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还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评课,还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在哪门课上教?*后,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结果和实效?这是实现课程价值与课堂实效的前提与保障。事实证明,一些教师实施教学设计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不能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脱离儿童生活,不能开展有的放矢的德育,影响课程价值的体现。 2.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助于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师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实施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弥补教材适应性不足的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不仅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对教材进行调整,还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及时地向课程设计者反馈,为课程的修改提供良好的建议。 3.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调控 由于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与课程有关的问题,如对课程范围、时间分配、内容、教学侧重点、教学策略以及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恰当的学习活动等做出决策,那么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理性地、心中有数地、灵活地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决策,才能切实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案例指引十四:做个快乐鸟 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邀请小组同学根据自己记录的情绪记录表,互相介绍自己的快乐事情;再展示快乐生活的视频资料;*后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怎样把自己的不快乐变快乐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自己,能了解自己的情绪,并能把自己变得快乐,这很棒,这是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教师为什么要将本课教学引申到让学生感知自己很棒?这说明什么? 案例指引十五:我很整洁 教学时,教师创设一个课间游戏的情景,将生活中不整洁孩子的代表以卡通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请同学们为操场上没有朋友的同学找原因,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孩子有的衣服脏、有的没系鞋带,因为他们不讲卫生不整洁,所以同学们不愿和他们玩。 ▲这节课的教学落到不讲卫生就没有同学愿意和你玩的点上,你有什么看法? ……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