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382436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63824366 ; 978-7-5638-2436-6

本书特色

《动物情愫》是“清馨民国风”丛书选题之一,收选梁启超、胡适、夏丏尊、丰子恺等30多位民国大师和学子近50多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其中有作者在饲养猫、狗等小动物的过程中与其发生感情的经历,也讲述了对麻雀和鸤鸠等鸟类以及蟋蟀等昆虫,还有羊、马、驴、骡等家畜等的一些耳闻目见,充满了爱恋、伤心、无奈甚至恐惧等复杂的感情,读来生动有趣,是一本难得的专门缉录描写动物文章的文选合集。

内容简介

  收入“清馨民国风”丛书的数百篇民国时期的文字,堪称历史影像,也可以说是情景回放。它们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200位民国学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们经历、思考与感悟的原味展示。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民国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目录

白象 / 丰子恺

贪污的猫 / 丰子恺

猫 / 夏丏尊

猫 / 宋云彬

猫 / 郑振铎

猫 / 靳以

病猫 / 刘大杰

失猫记 / 秦瘦鸥

羊和猫 / 徐懋庸

花狗 / 萧红

狗之晨 / 老舍

讲狗 / 周建人

X市的狗 / 胡愈之

叭儿狗与仙人球 / 秦牧

鸡 / 缪天华

鸡的悲哀 / 陶菊隐

鹅 / 许钦文

白鹅 / 丰子恺

小麻雀 / 老舍

海燕 / 郑振铎

鸟声 / 周作人

买鸟 / 林语堂

鸟与人 / 沈松泉

鸦 / 施蛰存

在鸤鸠声里 / 陈醉云

小动物们 / 老舍

小动物们(鸽)续 / 老舍

蝴蝶的文学 / 郑振铎

蜜蜂 / 吴秋山

蜜蜂 / 刘北汜

养蜂 / 叶圣陶

苍蝇 / 周作人

金鱼 / 周作人

金鱼的劫运 / 苏雪林

蝌蚪 / 丰子恺

夏虫篇(节选) / 纪果庵

两种虫类 / 唐弢

蟋蟀 / 吴秋山

蟋蟀 / 纪果庵

蟋蟀之话 / 夏丏尊

蝉与纺织娘 / 郑振铎

育蚕 / 茅盾

没有秋虫的地方 / 叶圣陶

猴子的悲哀 / 巴金

说猴巴戏 / 陈子展

耍猴 / 郭风

羊 / 方敬

羊群与疲惫的牧羊人 / 刘以鬯

马 / 吴伯箫

驴子和骡子 / 鲁彦

狼 / 于毅夫

狼叫 / 陈企霞

附录一动物谈 / 梁启超

附录二胡适诗二首 / 胡适

展开全部

节选

  《清馨民国风:动物情愫》:  白象  丰子恺  白象是我家的爱猫,本来是我的次女林先家的爱猫,再本来是段老太太家的爱猫。  抗战初,段老太太带了白象逃难到大后方。胜利后,又带了它复员到上海,与我的次女林先及吾婿宋慕法邻居。不知为了什么原因,段老太太把白象和它的独子小白象寄交林先、慕法家,变成了他们的爱猫。我到上海,林先、慕法又把白象寄交我,关在一只无锡面筋的笼里,上火车,带回杭州,住在西湖边上的小屋里,变成了我家的爱猫。  白象真是可爱的猫!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白象到我家后,林先、慕法常写信来,说段老太太已迁居他处,但常常来他们家访问小白象,目的是探望白象的近况。我的幼女一吟,同情于段老太太的离愁,常常给白象拍照,寄交林先转交段老太太,以慰其相思。同时对于白象,更增爱护。每天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换鞋,要报看。有时工人不在身边,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鞋、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有一天,白象不见了。我们侦骑四出,遍寻不得。正在担忧,它偕同一只斑花猫,悄悄地回来了,大家惊喜。女工秀英说,这是招贤寺里的雄猫,说过笑起来。经过一个短促的休止符,大家都笑起来。原来它是到和尚寺里找恋人去了,害得我们急死。  此后斑花猫常来,它也常去,大家不以为奇。我觉得白象更可爱了。因为它不像鲁迅先生的猫,恋爱时在屋顶上怪声怪气,吵得他不能读书写稿,而用长竹竿来打。后来它的肚皮渐渐大起来了。约摸两三个月之后,它的肚皮大得特别,竞像一只白象了。我们用一只旧箱子,把盖拿去,作为它的产床。有一天,它临盆了,一胎五子,三只雪白的,两只斑花的。大家称庆,连忙叫男工樟鸿到岳坟去买新鲜鱼来给它调将。女孩子们天天冲克宁奶粉给它吃。  小猫日长夜大,二星期之后,都会爬动。白象育儿耐苦得很,日夜躺卧,让五个孩子纠缠。它的身体庞大,在五只小猫看来,好比一个丘陵。它们恣意爬上爬下,好像西湖上的游客爬孤山一样。这光景真是好看!  不料有一天,一只小花猫死了。我的幼儿新枚,哭了一场,拿一条美丽牌香烟的匣子,当作棺材,给它成殓,葬在西湖边的草地中。余下的四只,就特别爱惜。我家有七个孩子,三个在外,四个在杭州,他们就把四只小猫分领,各认一只。长女陈宝领了花猫,三女宁馨、幼女一吟、幼儿新枚各领一只白猫。这就好比乡下人把孩子过房给庙里的菩萨一样,有了“保佑”,“长命富贵”。大约因为他们不是菩萨,不能保佑;过一会一只小白猫又死了。剩下三只,一花二白,都很健康,看看已能吃鱼吃饭,不必全靠吃奶了。白象的母氏劬劳,也渐渐减省。它不必日夜躺着喂奶,可以随时出去散步,或跳到女孩子们的膝上去睡觉了。女孩子们笑它:“做了母亲还要别人抱?”它不理,管自睡在人家怀里。  有一天,白象不回来吃中饭。“难道又到和尚寺里去找恋人了?”大家疑问。等到天黑,终于不回来。秀英当夜到寺里去寻,不见。明天,又不回来。问题严重起来。我就写二张海报:“寻猫:敝处走失日月眼大白猫一只。如有仁人君子觅得送还,奉酬法币十万元。储款以待,决不食言。××路××号谨启。”过了两天,有邻人来言:“前几天看见一大白猫死在地藏庵与复性书院之间的水沼里,恐怕是你们的。”我们闻耗奔丧,找不到尸体。问地藏庵里的警察,也说不知;又说,大概清道夫取去了。我们回家,大家沉默志哀,接着就讨论它的死因。有的说是它自己失脚落水,有的说是顽童推它下水,莫衷一是。后来新枚来报告,邻家的孩子曾经看见一只大白猫死在水沼上的大柳树根上,后来被人踢到水沼里。孩子不会说诳,此说大约可靠。且我听说,猫不肯死在家里,自知临命终了,必远行至无人处,然后辞世。故此说更觉可靠。我觉得这点“猫性”,颇可赞美。这有壮士风,不愿死户牖下儿女之手中,而情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又有高士风,不愿病死在床上,而情愿遁迹深山,不知所终。总之,白象确已不在“猫间”了!  白象失踪的第二天,林先从上海来杭。一到,先问白象。骤闻噩耗,惊慌失色。因为她原是受了段老太太之托,此番来杭将把白象带回上海,重归旧主的。相差一天,天缘何悭!然而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所幸它还有三个遗孤,虽非日月眼,而壮健活泼,足以承继血统。为防损失,特把一只小花猫寄交我的好友家。其余两只小白猫,常在我的身边。每逢我架起了脚看报或吃酒的时候,它们爬到我的两只脚上,一高一低,一动一静,别人看见了都要笑。我倒已经习以为常,似觉一坐下来,脚上天生有两只小猫似的。  1947年5月27日于杭州作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