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晚清的四张面孔-晚清人物的思想与事功
四张面孔,四个社会阶层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百景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
- ISBN:9787506088916
- 装帧:简裝本
- 版次:1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 开本:32开
- 页数:467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06088916 ; 978-7-5060-8891-6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广泛,涉及晚清时期的皇帝、太后,朝廷大臣、地方督抚,社会文化精英及革命党人等四个层面的人物,可谓晚清人物四张不同的面孔。作者通过长年研究、思考,对这些人物的思想与事功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弥补了一些专文论述未能详尽提及的不足与缺憾。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百景图,亦不失为了解中国近代政治与社会的一个良好可信的窗口。
内容简介
关于奕訢曾被道光帝立为皇太子,后又改立奕詝一事,到底真相如何?
到底是何种原因使得慈禧太后统治中国长达四十七年之久?
人们对于慈禧的政治权术与统治能力大多是肯定的,那么,慈禧的文化学养究竟如何呢?
目录
**节 道光帝确曾欲立奕訢为皇太子
一、道光帝曾立奕訢为皇太子
二、道光帝改立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
第二节 慈禧太后的文化学养
一、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才女形象
二、不同文字、书法文本的巨大反差
三、世传慈禧御笔绘画、书法之作皆为“捉刀”伪作
四、为何有人对慈禧太后文化学养多有溢美之词
第三节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长达47年的原因
一、皇统承继乏人的皇位危机
二、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
三、较好地处理了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政治关系
四、*后的结论 第二章 廷臣、督抚——政局
**节 陶澍与近代地主阶级经世思潮
一、陶澍与近代地主阶级的经世思潮
二、陶澍与近代地主阶级的经世事功
三、陶澍与近代地主阶级经世思潮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黄爵滋禁烟奏疏平议
一、困惑
二、探微
三、刍议
第三节 **次鸦片战争期间耆英的制夷思想与实践
一、自作聪明的制夷“智术”
二、正确与愚谬共在的“守约”思想
三、传统制夷思路下的“愚见”与“卓见”
四、可贵的御夷“反思”
五、余论
第四节 皇权政治漩涡中的肃顺——是咎由自取?还是政治牺牲?
一、是苛严立威,还是救弊以猛——整饬吏治
二、是奸侫弄权,还是以法治政——耆英、柏葰之死
三、依重与防范——肃顺与咸丰帝的关系
四、因怨成仇——肃顺与慈禧太后的矛盾
五、余论
第五节 大名鼎鼎的小人物——董元醇
一、科举入仕,不稂不莠
二、搅起朝局的滔天巨浪
三、辛酉政变后的董元醇
四、董元醇未受重用的原因
第六节 李鸿章与轮船招商局的创建
一、创设轮船招商局坚毅果决
二、总办人员的身份与地位
三、对于局务运作模式的设想
四、对于招商局的扶植与盘剝
五、官商结合的文化特色
六 结论
第七节 薛福成的人口思想
一、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检讨与近代国人的人口对策
二、“横览地球,盱衡全局”的世界视野
三、“补偏救弊之术”的时代特色
四、略具近代人口学的色彩
第八节 《花随人圣庵摭忆》中的一个错误与卞宝第其人
一、时任闽浙总督为边宝泉而非卞宝第
二、卞宝第其人其事
第九节 袁世凯政治生涯中的“四走麦城”
一、官场一生多扯顺风旗
二、一走麦城──立宪失措,痛失军权
三、二走麦城──开缺回籍,走避天津
四、三走麦城──国会选举,大意失策
五、四走麦城──帝制失败,留千载骂名
六、结论
作者简介
王开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史表组专家,中国圆明园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代表作品《晚清南国》《慈禧垂帘:祺祥政变始末》《两世溥仪:末代皇帝传奇》等。
-
新史学丛书--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
¥9.9¥38.0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9.8¥36.0 -
张家旧事
¥19.7¥32.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4¥36.0 -
朱元璋传
¥22.0¥58.0 -
李鸿章传
¥5.2¥11.0 -
纵横天岸马-傅斯年
¥11.5¥36.0 -
朱元璋传
¥6.3¥18.0 -
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
¥20.6¥48.0 -
九刺客
¥14.4¥38.0 -
成人之年
¥16.8¥39.0 -
纳兰容若词传
¥10.8¥36.0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在台湾的最后26年:1949-1975
¥31.1¥68.0 -
最后的闺秀
¥36.2¥59.0 -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31.3¥59.0 -
漫说梅兰芳
¥3.9¥9.5 -
战斗的海狸
¥20.3¥45.0 -
道教徒的诗人 李白及其痛苦
¥9.9¥26.0 -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10.9¥22.0 -
1966-1976-家国十年-一个红色少女的日记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