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91170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3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309117004 ; 978-7-309-11700-4
本书特色
《社会语言学教程(第3版)》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社会学系、新闻学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一般读者学习社会语言学这门新学科。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兼括狭义和广义的社会语言学、国外和国内的社会语言学。基本内容为: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双重语言和语言忠诚、言语交际、汉语与华人社会、语言接触、语言竞争、语言与文化、语言规范等。其中部分内容较为专门,可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阅读,也可供研究生参考。
内容简介
《社会语言学教程(第3版)》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社会学系、新闻学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一般读者学习社会语言学这门新学科。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兼括狭义和广义的社会语言学、国外和国内的社会语言学。基本内容为: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双重语言和语言忠诚、言语交际、汉语与华人社会、语言接触、语言竞争、语言与文化、语言规范等。其中部分内容较为专门,可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阅读,也可供研究生参考。
目录
**节 社会语言学的边界和研究对象
一、描写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
二、社会语言学与唯理语法、生成语法
三、方言学与社会语言学
四、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第二节 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和经典研究成果
一、社会语言学的诞生
二、城市方言学
三、小城镇社会方言研究
四、言语民俗学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一、多人次抽样调查
二、快速隐秘调查法**章 导论
**节 社会语言学的边界和研究对象
一、描写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
二、社会语言学与唯理语法、生成语法
三、方言学与社会语言学
四、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第二节 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和经典研究成果
一、社会语言学的诞生
二、城市方言学
三、小城镇社会方言研究
四、言语民俗学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一、多人次抽样调查
二、快速隐秘调查法
三、定量分析
四、社会网络的调查研究
五、配对变法
六、“真实时间”(real time)和“显象时间”(apparent time)调查法
七、自我评测法
八、访谈法
第四节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
**节 语言变异
第二节 语言变体、语言变项、社会变项
一、语言变体
二、语言变项
三、社会变项
第三节 社会方言
一、阶层变体和性别变体
二、城乡差异和年龄变体
三、语域变体和职业变体
四、地方戏曲语言变体
第四节 语言分化与语言转用
一、语言分化
二、方言的系属层次和地理层次
三、方言岛及其成因
四、语言转用
第五节 语言演变的社会、文化原因
一、人口变迁和语言的宏观演变
二、移民方式和方言地理分布类型的关系
三、方言历史演变的宏观取向
四、权威方言变易的社会文化原因
五、语言微观演变的社会、文化原因
第三章 双重语言和语言忠诚
**节 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
一、双重语言现象
二、双层语言现象
三、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的关系
四、双重语言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五、多语现象和多语社区的共同语
第二节 民系、方言与地方文化
一、民系、方言和地方文化的层级性
二、语言使用场域的地理层级性
三、语言社会功能的层级性
四、强势方言和弱势方言
五、语言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语言忠诚和语言态度——中国香港个案分析
一、中国香港华人各民系概况
二、少数民系的语言忠诚
三、影响语言忠诚的因素
四、结语
第四章 言语交际
**节 言语社区和言语交际能力
一、言语社区
二、言语交际能力
三、礼貌语言
四、社区词
第二节 会话和语码转换
一、会话结构和会话分析
二、精密语码和有限语码
三、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
第三节 语言或方言的可懂度研究
一、方言间词汇接近率的计量研究方法
二、两个新的课题和新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可懂度的两点思考
第五章 汉语的形成、发展和华人社会
**节 汉语的历史源头和地理扩散
一、南方各大方言的形成及其历史层次
二、域外方言
第二节 语言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一、方言的据点式传播和蔓延式扩散
二、历史行政地理与方言地理的关系
三、文白异读和科举制度
四、方言扩散和语言融合
第三节 海外汉语分布和华人社会
一、海外汉语形成的原因
二、海外汉语方言和华人社区的共同特征
三、海外汉语方言社区的由来和分布
四、官话和粤语在海外的地位
五、方言社区的语言标志
六、语言接触和文化同化
第六章 基于语料库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节 各地中文异同比较和共时语料库
第二节 中日及沪港语言互懂度研究
一、中文和日文新词的衍生与词汇重整
二、中国香港方言词和上海方言词的互懂度对比分析
三、各地中文词汇重整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
一、新词地区分布的统计
二、各地新生外来词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三、华语各地区新词接近率比较
第四节 报刊词汇和社会文化演变
一、新闻媒体与社会文化
二、地名词见报率的变化
三、复合地名的演变
四、结语
第七章 语言接触
**节 语言同化和文化同化
一、语言同化的五个阶段
二、海外华人社会的语言和文化同化
三、方言趋同
四、柯因内语
五、结语
第二节 语言接触和词汇传播
一、词汇的借用和文化的散播
二、文化对“词汇输入”的兼容和制约
三、音义混译词和音译义注词的结构制约
四、词汇输入的原因
五、外来词的本土化
六、结语
第三节 语言融合
一、合璧词
二、洋泾浜语
三、混合语和混合型方言
四、语言接触和句法结构的输入
五、底层语言、上层语言和傍层语言
第八章 社会发展与语言竞争
**节 中国香港的语言竞争
一、中国香港语言历史背景述略
二、语言转移和身份认同
三、英语的社会地位
四、结语
第二节 中国台湾的语言竞争
一、中国台湾各民系和方言
二、高层语言之间的竞争
三、低层语言之间的竞争
第三节 中国内地的语言竞争
一、顶层语言
二、粤语、吴语和闽语的竞争力比较
三、地区性强势方言的竞争
第四节 新加坡的语言竞争
一、新加坡社会发展和语言使用概况
二、顶层语言的竞争
三、华人社会高层语言的竞争
第九章 语言与文化
**节 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
一、语言与文化共生
二、语言与文化共存
三、语言发展滞后于文化
四、语言结构与文学体裁
五、汉语和汉字文化
六、简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第二节 亲属称谓的文化背景
一、亲属称谓的分类
二、亲属称谓与民间忌讳心理
三、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
四、亲属称谓与宗法观念
五、亲属称谓的演变及其文化原因
第三节 语言与民间心理
一、语言禁忌
二、语言巫术
三、语言迷信
四、语言和民俗
第四节 人名和地名的文化内涵
一、人名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
二、地名的文化特征
三、地名演变的文化原因
第十章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
**节 语言计划
一、语言地位计划
二、语言本体计划
第二节 语言教育和教学语言
一、语言教育
二、双语教育
三、第二语言习得
推荐阅读书目
附录:英汉对照社会语言学术语信息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2.9¥45.0 -
落洼物语
¥9.4¥2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1.2¥48.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
¥14.1¥23.0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西方服装史(第3版)
¥16.9¥49.8 -
剧本写作教程
¥15.4¥45.0 -
精读韩国新闻,学地道韩语韩国新闻导读教程
¥13.6¥36.0 -
唐诗经典研读
¥21.9¥58.0 -
欧美卷-外国文学史-第五版
¥15.2¥39.0 -
犯罪学
¥15.2¥39.0 -
房屋建筑学(第六版)(赠教师课件,含数字资源)
¥41.3¥62.0 -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32.8¥49.0 -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
¥47.8¥78.0 -
(本科教材)西方哲学简史
¥37.0¥58.0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第2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37.6¥61.0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经典老课本中药学新世纪第2版
¥45.9¥69.0 -
博雅大学堂·历史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张帆
¥38.8¥60.0 -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
¥20.8¥36.0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管理学(本科教材)
¥19.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