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病学-第2版-(双语)

包邮流行病学-第2版-(双语)

1星价 ¥42.6 (8.7折)
2星价¥42.6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193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2
  • 出版时间:2016-02-01
  • 条形码:9787117219303 ; 978-7-117-21930-3

本书特色

  沈洪兵主编的《流行病学(双语供临床基础口腔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包含了流行病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适用对象为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的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长学制学生和医学留学生等,也可作为医学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知识、拓展流行病学专业英文词汇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沈洪兵主编的《流行病学(双语供临床基础口腔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包含了流行病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适用对象为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的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长学制学生和医学留学生等,也可作为医学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知识、拓展流行病学专业英文词汇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章  绪论  **节  概述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    二、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性研究    二、实验性研究    三、理论性研究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    一、群体的特征    二、对比的特征    三、概率论的特征    四、社会医学的特征    五、多病因论的特征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应用    一、描述疾病或与健康相关问题的分布及其特点    二、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三、疾病诊断、治疗与防制措施的效果评价    四、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五、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  第五节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    一、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及展望第二章  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节  率、比和构成比    一、率    二、比    三、构成比  第二节  发病与患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一、发病率    二、罹患率    三、续发率    四、患病率    五、感染率  第三节  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    一、死亡率    二、病死率    三、生存率    四、潜在减寿年数    五、伤残调整寿命年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节  疾病分布    一、人群分布    二、时间分布    三、地区分布    四、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五、疾病的流行强度  第二节  病例报告与病例系列    一、概念    二、用途    三、研究实例    四、局限性  第三节  生态学研究    一、概念    二、类型    三、主要用途    四、优缺点  第四节  现况研究    一、概念    二、用途    三、类型    四、设计与实施    五、偏倚及其控制    六、优缺点第四章  队列研究  **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队列研究的类型    四、队列研究的特点    五、队列研究的用途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确定研究因素和结局    二、明确研究现场和研究人群    三、样本量的估计    四、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  资料分析    一、率的计算    二、人时的计算    三、关联强度的估计    四、实例  第四节  偏倚及控制    一、选择偏倚    二、信息偏倚    三、混杂偏倚  第五节  优缺点    一、优点    二、局限性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类型    四、特点    五、用途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一、选择研究对象    二、确定研究因素    三、估计样本含量  第三节  资料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推断性分析    三、实例  第四节  偏倚及其控制    一、选择偏倚    二、信息偏倚    三、混杂偏倚  第五节  优缺点    一、优点    二、局限性第六章  临床试验和疾病预后研究  **节  临床试验    一、概述    二、临床试验分期    三、临床试验的基本特征    四、临床试验的主要用途    五、临床试验设计    六、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    七、偏倚及其控制    八、优缺点  第二节  疾病预后研究    一、基本概念    二、预后因素    三、疾病预后的研究设计    四、生存分析    五、偏倚及其控制第七章  诊断试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诊断试验评价的设计    一、金标准    二、研究对象    三、样本量    四、结果判断    五、确定诊断试验界值  第三节  诊断试验的评价    一、真实性    二、可靠性    三、收益  第四节  诊断试验界值的确定    一、诊断试验界值指标分类    二、确定诊断界值的原则    三、确定与判断诊断试验界值的方法  第五节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    一、联合试验    二、选择高危人群第八章  因果关系的推断  **节  病因概念与充分病因模型    一、病因概念的发展    二、充分病因模型  第二节  病因推断中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的解释    一、统计学关联    二、虚假关联    三、间接联系  第三节  因果关联及因果推断标准    一、因果推断的一般过程    二、因果关联和因果推断标准第九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节  概述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    三、新发传染病  第二节  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条件    一、病原体与宿主    二、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三、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传染病的防制策略    二、传染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三、传染病疫情的控制与管理第十章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节  概述    一、预防策略的重要性    二、预防策略的制定  第二节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一级预防    二、二级预防    三、三级预防  第三节  公共卫生监测    一、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    三、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四、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十一章  循证医学及系统综述  **节  循证医学    一、循证医学概述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  第二节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一、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概述    二、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实施    三、meta分析的偏倚及其控制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