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黔中古近代文学生产和传播研究

- ISBN:978753257923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60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32579235 ; 978-7-5325-7923-5
本书特色
本书以黔中古近代文学为例,依据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边省地域空间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侧重研究边省地理环境、地域区位和地域文化对文学生产和传播的影响。黔中地理是典型的“大山地理”,黔中文化可命名为“大山文化”,黔人性格可称之为“大山性格”,黔中文学是典型的“大山文学”。以“多山多石”之地理特征和“不边不内”之地域区位为特点的黔中大山地理,孕育了多姿多彩、五方杂处、和而不同的大山文化。在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之涵养下形成黔人的大山性格。具有大山性格之黔人创作了大山文学。大山文学的传播不仅受到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之影响和制约,它的生产亦深深地打上了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的烙印。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赋予了大山文学的创新精神和“边缘活力”,制约了大山文学的文体选择,影响了大山文学题材取舍,铸就了大山文学的大山风格。本书引用较新的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特定地域的文学特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创性,获得了值得关注的学术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以黔中古近代文学为例, 依据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边省地域空间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 侧重研究边省地理环境、地域区位和地域文化对文学生产和传播的影响。
目录
作者简介
汪文学,生于1970年,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1994年7月至今,在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的教学、科研工作。2002年被评聘为副教授,2004年被破格评聘为教授。2002年被评聘为院级中青年学术骨干,2004年被评聘为院级学术带头人,2005年被推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华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4月至2010年任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副馆长,2010年后任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院长。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