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叙事的文化互动

包邮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叙事的文化互动

1星价 ¥50.0 (7.4折)
2星价¥50.0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18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16171806 ; 978-7-5161-7180-6

本书特色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病”集中爆发,乡村文化日渐衰退。面对城乡文化遭遇的困境,本书以当代乡村叙事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深入阐释城市与乡村、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并运用城市发展理论、社会学、生态美学等理论,在城乡一体化的视野中,重新发掘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找寻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发展的乡村文化资源,探讨城乡文化互动的可能性,尝试建构一种以城乡文化认同为前提的、新型的城乡文化共同体,为破解城乡文化二元结构,重新认识、解决城乡文化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内容简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病”集中爆发,乡村文化日渐衰退。面对城乡文化遭遇的困境,本书以当代乡村叙事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深入阐释城市与乡村、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并运用城市发展理论、社会学、生态美学等理论,在城乡一体化的视野中,重新发掘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找寻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发展的乡村文化资源,探讨城乡文化互动的可能性,尝试建构一种以城乡文化认同为前提的、新型的城乡文化共同体,为破解城乡文化二元结构,重新认识、解决城乡文化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目录

导论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文化**章 城市化:世界与中国 **节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与特征 第二节 城市化的形态、空间与未来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阐释与批判第二章 城市化与乡村文化的裂变 **节 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第三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学乡村” **节 1990年代前乡村形象的三种书写方式 第二节 1990年代后“文学乡村”的多副面孔 第三节 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 乡村小说叙事之“新变” **节 叙事主题的变化 第二节 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叙事 第三节 叙事主体的价值取向与精神眩惑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影视乡村” **节 “影视乡村”的叙事模式 第二节 新型乡村人物形象 第三节 “影视乡村”与“文学乡村”的差异及互补第六章 农民工:城乡文化互动的“触媒” **节 城乡“流动”与精神“漂泊” 第二节 “文化边际人”与矛盾体 第三节 城乡文化融合的“触媒”第七章 乡村文化的再发现 **节 乡村生活方式的再发现 第二节 乡村民俗的再发现 第三节 乡绅文化的再发现余论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叙事的文化互动参考文献附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状况研究》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静(1961-),女,江苏常州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研究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中心主任,江苏社会科学杂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乡土文学、女性文学研究。   季中扬(1976--),男,江苏泗阳人,文艺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民间文艺与乡村文化研究。   朱逸宁(1979-),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文艺学。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学术著作、教材、调研报告多部。   秦香丽,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文学。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参编学术著作、教材3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