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

重生-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

1星价 ¥25.8 (3.8折)
2星价¥25.2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0902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506090285 ; 978-7-5060-9028-5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从现实问题出发的管理思想作品,集理念、对策和例证于一体。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从前瞻和适用的角度,本书对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方向、路径及策略性举措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作者所设想的读者,是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包括对中国企业管理问题感兴趣的其他读者朋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本书不是“编”的,也不是“译”的,而是原创的。

内容简介

植根于本土管理实践的原创力作;集理念、对策与例证于一体;回答民营企业转型方向、路径、举措等重要问题。嚼得《重生》,企业百年!吴晓求 陈春花 彭剑锋 作序推荐 

目录

前言 “雾霾”时代的焦虑来自外部的挑战妨碍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部分 企业成长的文化基石第1章 寻求企业价值观共识企业生命体的文化基因企业文化平台的意义与企业文化平台相契合和对接第2章 中国企业的共识性文化主张十条文化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双重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结构”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冲突第3章 走出“青春期文化”扬弃“青春期文化”机会主义人治感性化封闭结构内部文化冲突第4章 企业领导类型价值观型领导企业领导人的价值取向分类法企业领导者类型转化的路径投机型领导生意型领导策略型领导使命型领导第5章陌生人之间的非零和合作两种博弈模型陌生人合作的难题陌生人非零和博弈的两个“结构性”因素摈弃“零和博弈”的历史阴影第二部分 “中国制造”的未来第6章 “中国制造”的若干限制“中国制造”怎么了市场需求的限制人口结构的限制劳动力成本的限制自然环境的限制重要资源的限制金融结构的限制人民币汇率的限制主导产业的限制技术供给的限制社会治理的限制第7章 “中国制造”的升级方向“中国制造”的未来机会产业互联网对“中国制造”的威胁“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关键举措让市场机制发挥保障作用第8章 笨蛋,问题是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技术短板技术能力不足与领导力缺陷运用组织的力量实现技术突破第9章 工业4.0:中国制造企业的入口和路径工业4.0来了,我们怎么办通过价值链运动方式的转变驱动生产制造体系逐步向工业4.0递进通过“位置移动”实现“制造高级化”目标,将工业4.0作为支撑和保障面对人口结构的压力及挑战,将工业4.0作为缓解不利局面的重要手段推进工业4.0,方向不能错,道路不能偏第10章 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几种模式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障碍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若干战略第11章 中国制造企业应向丰田学什么学习丰田需由表及里穷人管理学改善无止境能力还是绩效第三部分 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超越第12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由来和类型什么是商业模式互联网是商业模式概念的催生因素什么是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类型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模式第13章 我国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演变我国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驱动、影响互联网商业模式演变的因素第14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优势:创造新的顾客价值突破顾客规模的空间、时间和成本限制精准进行顾客定位,方便“聚”“分”顾客创造新的顾客体验降低顾客成本和代价改变与顾客的互动方式提高价值链的运行效率整合闲置的社会资源,扩大符合顾客需求的有效供给第15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革命性意义:价值创造方式和收入模式的变化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价值共创机制改变收入模式第四部分 华为的道路第16章 华为成功的外部市场条件机会牵引能力巨变的蓝海市场解决方案型市场寡头结构的市场寻找新的成长空间第17章 实现“二次替代”的竞争优势及来源国内市场的“**次替代”国际市场的“第二次替代”不可抗拒的产品性价比的优势客户导向的技术创新卓越的市场开发和客户关系管理竞争优势的来源:战略导向第18章 战略型成长的支撑:组织能力管理平台的建立组织建设第19章 华为能,家电企业为什么不能问题的由来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国际化的障碍战略短视症企业的宿命:治理结构和领导力家电企业亟须战略重构第20章 华为,你学不会取经者众,得道者少坚定的战略导向惠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分享机制大规模企业的内部组织化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长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第五部分 “颠覆者”来了,传统企业怎么办第21章 互联网企业冲击下传统彩电企业的出路彩电产业的新进入者新进入者的长期威胁彩电企业的战略突围第22章 电商崛起后家电流通价值链上的厂商博弈不确定的京东做“加法”的苏宁做“减法”的国美传统家电经销商的出路家电制造商的渠道策略小结第23章 商业模式转型应对中速时代中速时代的环境变化传统产业的困境商业模式转型的方向第24章 民营企业能力缺口如何弥补民营企业的能力缺口错位的期望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多重冲突信任的建立职业经理人的“融”“和”“适”内生型的经理人开发模式结语 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方向、措施和关键战略转型的方向目前可能要做的事战略转型的关键影响战略转型深层因素的变化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陈春花序:转型是一个自我生长的选择很多时候我和彭剑锋、施炜两位老师会做些蛮有意思的沟通,被称之为“三人行”。这样的沟通保持了很多年,中间也中断过,但是因为对于一些问题都有着相同的思考,所以虽断断续续,却也一直坚持了接近十年。记得*新的话题是围绕着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集体焦虑的问题,当时我还谈到了一个“向生而生”的命题,认为中国企业需要有向生的勇气,为持续发展做出自我转型。令我佩服的是,施炜老师的新作现在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施炜聚焦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关键因素,在当前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雾霾”时代,尤显重要。对于关心处于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企业成长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而言,更是富有启发性。围绕战略转型,本书重点讨论了企业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工业40的机遇,还有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影响及传统企业的能力缺口和转型突围方向。我欣赏施炜老师对中国企业的长期专业观察和思考,赞同其主张的基本观点,并基于自己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研究心得,做些补充。施炜老师认为,正如河床才是水流走向的决定性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顶层设计及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内核,而每个企业的文化价值体系需要与全社会企业文化平台相契合和对接。外部的价值观及文化差异,必然会引发、催生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妨碍企业内部的合作与协同,消解企业组织的整体力量。企业文化构建时,首先,需考虑企业文化的普遍性,其次,考虑企业文化的特殊性。现在的问题是,当前社会正处于一种价值躁动和混乱的时期,全社会企业文化共识的形成还有待时日,企业转型叠加社会转型,会使得文化塑造和战略转型更加困难。但我更愿意在此强调的是也存在着有利的一面,如果企业有鲜明的个性主张和定力,可以做到更有效的区隔和筛选,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共同体的力量会更强大,转型的动力也会更强劲。施炜老师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双重价值,我很认同。一方面,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等传统文化确实可以提供比一般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层次更高的思想资源、原则指导和方法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个人道德修养、修炼、提升的方向和准则,但另一方面,这些传统价值又是在传统中国的专制皇权和宗法制度下孕育出来的,其精神实质与现代社会和企业的规则与伦理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甚至对立。考虑到中国古典思想的模糊与歧义,在管理实践中确需慎重行事。如何协调中国理念与西方标准,既安顿内心又管好企业,不流于形式也不耽于空谈,确实是值得探讨与实践的课题。“中国制造”是中国企业的名片,是中国经济的基石与主体,成功转型与否影响着中国的未来,承载着国人的期盼和重托。诚如本书所分析的,“中国制造”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整体下滑、人口红利的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环境代价与资源消耗、金融结构的限制、人民币汇率的两难处境、主导产业的乏力、技术基础的薄弱、社会治理有待改善等,简直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在此我想提醒的是,以上挑战确实存在,甚至可能恶化,但是,这些只能说明“中国制造”已到了战略转型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得不转;而且,更重要的是,和30年前不同,当前的转型具有更加有利的条件,包括依然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卓有成效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更为成熟的企业家队伍、仍然充沛且更具训练的劳动力供给、更受信任的产品形象和品牌等等。确实有些企业家信心不足、临阵退缩了,但更多的仍在努力坚守,新的一代创业热潮正在兴起,正在建构“中国制造”的未来。请大家记住,不景气的环境反而是好公司的机会。向哪里转?如何转?本书给出了向哪里转的五条指引,包括从规模目标转向价值目标、从策略性优势转向体系性优势和结构性优势、从被动生存转向主动适应、从“个人型”企业转向“共同体”企业、从财富组织转向社会组织。至于如何转,作者从共性方面也给出了五条建议,包括保持财务稳健、做减法、快速积累能力、把握“逆周期”成长的机遇、打造战略性成长的基础。这些指引和建议的确是真知灼见,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启发。对此我想强调三点:一是不要为转型而转型,要循序渐进地持续变革,尽量不要破釜沉舟,不要丢掉当前的市场和产品,始终要保证足够的业绩增长,只有存活才能成长;二是可以尝试双业务模式,维持现有业务的稳健经营,同时布局新业务,驾驭长期发展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三是重视并建立多方位的信任关系,包括投资者的信任、员工的信任、客户的信任和社会的信任,这在利益重构的转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后,我想强调的是,战略不是基于同行的竞争,而是基于顾客价值的创造,基于对未来的判断,基于对变化的认识和准备,而这些基于变化和未来的判断就是战略逻辑能力的体现。这本书会给予大家很好的帮助。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一定能在这个巨变的时代里蜕变成长,不负这个时代的机遇和托付。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 首席执行官2016年4月4日

作者简介

施炜,1963年出生,江苏如东人,管理学博士。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本科)、劳动经济专业(硕士)、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现任北京可思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北京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管理咨询和管理学研究工作。出版有《企业战略思维——竞争中的取胜之道》(专著)、《“ 时代的管理”:人的一场革命》(合著)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