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54361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567543614 ; 978-7-5675-4361-4
本书特色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散文大师,著作等身,不仅有大量的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还有流传久远的散文创作和流畅的翻译文学,是当代极少见的义理、考据、辞章兼通的大师。本书为季羡林先生亲自选定,内容分读书、治学、写作三个方面。推荐了他常读的书和值得读的书及读书的方法,做学问的方法和境界,日记、散文等的写作方法及文章的主题、语言的锤炼等。是一本指导学习、研究与写作的好书,很值得一读。
内容简介
著名国学大师、散文大师季羡林 推荐常读的书及读书的方法,畅谈学问的方法和境界 散文、论文的写作及文章的主题、语言的锤炼 一书在手,读书、研究、写作不愁
目录
相关资料
天下**好事,还是读书。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对一个学者来说,治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可惜在今天的学术界难得解人矣。我不认为,我们今天的学风是完美无缺的。君不见,在“学者”中,东抄西抄者有之,拾人牙慧者有之,不懂装懂者有之,道听途说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哗众取宠者有之,脑袋中空立一论,不惜歪曲事实以求“证实”者更有之。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孔子要求弟子们在讲话方面要有点文采,是很有道理的……写得好的,人家愿意看,你探索的真理容易为别人所接受;写得不好的,就会影响别人的接受。这个道理也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我认为对不专门从事文章之学的学者来说,认真把文章写好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聊城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上有极高的造诣,是该领域的权威。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1935年留学德国,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著作有《牛棚杂忆》、《留德十年》、《季羡林谈人生》等,有深远的影响。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