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813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7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16181331 ; 978-7-5161-8133-1
本书特色
本书关注的焦点是明显没有加以制度化的、而是仅仅在行为层面上得到习俗化的宗族外部的姻亲关系,并对姻亲关系的运行机制本身及其作用和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估计,以加强对中国农村亲属制度的认识,进而增加对乡土社会结构的理解。围绕通婚圈、相关仪式活动、婚姻偿付机制、礼物交流、交往秩序、嫁女位置等多个方面,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姻亲关系的复杂特征,深入论述了姻亲关系如何作为重要的建构力量构织乡村社会关系之网,进而揭示了乡土社会结构的多面性。 宗族文化一般在血缘、制度层面发挥支配作用,而在更为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更多地扮演显要角色的恰恰是姻缘亲属,因此“双系并重”是华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中实际的亲属交往样态。姻亲关系在生活层面的实际操演,对个体、家庭、家族的经济、政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的焦点是明显没有加以制度化的、而是仅仅在行为层面上得到习俗化的宗族外部的姻亲关系,并对姻亲关系的运行机制本身及其作用和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估计,以加强对中国农村亲属制度的认识,进而增加对乡土社会结构的理解。围绕通婚圈、相关仪式活动、婚姻偿付机制、礼物交流、交往秩序、嫁女位置等多个方面,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姻亲关系的复杂特征,深入论述了姻亲关系如何作为重要的建构力量构织乡村社会关系之网,进而揭示了乡土社会结构的多面性。 宗族文化一般在血缘、制度层面发挥支配作用,而在更为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更多地扮演显要角色的恰恰是姻缘亲属,因此“双系并重”是华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中实际的亲属交往样态。姻亲关系在生活层面的实际操演,对个体、家庭、家族的经济、政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刁统菊,1976年生,文学学士,法学(民俗学专业)硕士、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民俗研究》副主编、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亲属制度研究、民间文献研究。代表性论文主要有《民俗学学术伦理追问:谁给了我们窥探的权利?》《土地拥有、流动与家庭的土著化》《娘家人还是婆家人:嫁女归属问题的民俗学研究》《离心力:姻亲关系之于家庭组织的一种影响》《吊簿: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等。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6.1¥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乡土中国
¥13.2¥26.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