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174949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7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214174949 ; 978-7-214-17494-9
内容简介
《货币、市场与土地制度论集》是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慈鸿飞关于中国经济史的论文集,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及近代的货币制度、市场经济概况、土地制度等方面,体现了作者精专的学术水准和广博的学术视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序
清朝统治终结的原因新探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在清末的产生、特点及历史作用
清末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关于国民党政府的关税政策
关于1935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的历史后果问题辩析
初期法币性质辨析
中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指标及其进程
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
1937—1945年日本对中国盐业的掠夺(量的分析)
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
20世纪30年代中国集镇的发展
20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
中国农村的隐形资本市场
1912—1949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
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
民国江南永佃制新探
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的比重、分布及性质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福建的永佃纠纷及其解决
清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永佃权政策的演变
近代浙江义乌族田的经营管理特色
村社共有土地份地制的历史考察
农地产权制度选择的历史和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国际经验和科学依据
现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
清朝统治终结的原因新探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在清末的产生、特点及历史作用
清末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关于国民党政府的关税政策
关于1935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的历史后果问题辩析
初期法币性质辨析
中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指标及其进程
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
1937—1945年日本对中国盐业的掠夺(量的分析)
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
20世纪30年代中国集镇的发展
20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
中国农村的隐形资本市场
1912—1949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
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
民国江南永佃制新探
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的比重、分布及性质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福建的永佃纠纷及其解决
清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永佃权政策的演变
近代浙江义乌族田的经营管理特色
村社共有土地份地制的历史考察
农地产权制度选择的历史和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国际经验和科学依据
现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38.4¥6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博弈论
¥10.9¥38.0 -
国富论
¥9.7¥35.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3.1¥58.0 -
资本论
¥30.3¥59.8 -
思考.快与慢
¥51.4¥69.0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文化经济学
¥21.4¥60.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4.6¥56.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6.8¥55.0 -
不公正的胜利
¥26.8¥68.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资本论
¥18.6¥49.0 -
美国经济新观察丛书失去的年代:美国债务危机的起因与漫长复苏
¥18.3¥48.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8.2¥75.0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2023新版
¥45.2¥69.0 -
反脆弱
¥44.4¥79.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