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双元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双元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

1星价 ¥30.4 (4.9折)
2星价¥30.4 定价¥6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79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1页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516177976 ; 978-7-5161-7797-6

本书特色

学界对企业家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 “黑箱”至今尚缺乏探讨。吴俊杰*的《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双元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首先通过探索性案例探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源于实践的构想;其次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访谈数据构建了相关概念模型;再次基于有效样本对所提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后得出企业家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双元性创新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基本结论。

内容简介

学界对企业家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黑箱”至今尚缺乏探讨。本书首先通过探索性案例探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源于实践的构想;其次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访谈数据构建了相关概念模型;再次基于有效样本对所提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后得出企业家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双元性创新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基本结论。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一 现实背景 二 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关键概念 一 企业家社会网络 二 双元性创新 三 技术创新绩效 四 高技术企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三 结构安排 本章小结第二章 文献与理论研究述评 **节 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 一 社会资本理论的历史脉络 二 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争议 三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逻辑 第二节 关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 一 社会网络形成动因研究 二 社会网络形成动因的评述 三 社会网络概念及其内涵 第三节 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家与社会网络 一 企业社会资本的思想、功效及挑战 二 关于企业家的概述 三 企业社会资本维度结构的批判性解读:企业家个体视角 四 企业家社会网络:利益相关者网络视角 第四节 企业家社会网络研究进展 一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研究 二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建构与动态演化研究 三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两面性研究 第五节 社会网络、企业家与企业双元性创新 一 企业创新行为阐释:双元性创新视角 二 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之间的平衡 三 社会网络、双元性创新与创新结果 四 企业家与双元性创新的关系 第六节 现有文献评述 一 企业家社会网络研究评述 二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双元性创新关系的评述第三章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探索性案例 研究 **节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节研究设计 一 理论背景与理论预设 二 案例选择 三 数据收集 四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节 案例对象简介 一 a线缆企业 二 b制药企业 三 c电机企业 四 d通信设备企业 第四节 案例内分析 一 企业家社会网络特征 二 双元性创新 三 技术创新绩效 第五节 多案例间比较研究 一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 二 双元性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 三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双元性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 **节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一 达高性与技术创新绩效 二 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 三 广泛性与技术创新绩效 四 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 第二节 双元性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 一 探索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 二 利用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 第三节 双元性创新对达高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一 探索式创新对达高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二 利用式创新对达高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第四节 双元性创新对广泛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一 探索式创新对广泛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二 利用式创新对广泛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第五节 双元性创新对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一 探索式创新对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二 利用式创新对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第六节 双元性创新对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一 探索式创新对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 作用 二 利用式创新对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 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方法论 **节 问卷设计 一 问卷的基本结构 二 问卷设计过程 三 问卷防偏措施 第二节 变量测度 一 技术创新绩效变量 二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特征变量 三 双元性创新变量 四 控制变量的测量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有效性控制 一 样本与调研对象选择 二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第四节 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 效度检验结果与分析 二 信度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相关分析与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一 相关分析 二 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第四节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检验 第五节 双元性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检验 第六节 双元性创新中介效应检验 一 探索式创新中介效应检验 二 利用式创新中介效应检验 第七节 分析与讨论 一 实证研究的整体结果 二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三 双元性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四 双元性创新的中介作用 本章小结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学术价值 一 理论贡献 二 学术价值 第三节 管理启示:企业家与政府的行动 一 对企业家管理实践的启示 二 对政府管理实践的启示 第四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附录一 访谈提纲附录二 调查问卷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俊杰,男,1973年6月生,江苏宜兴人,管理学博士,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国家级课题多项,在《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