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2674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38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122267443 ; 978-7-122-26744-3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我国煤化工发展的实际,在对煤的性质及用途、煤的液化方法、液化用煤的选择及煤液化技术的发展概况概要介绍后,系统地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煤间接液化技术、煤液化主要设备以及典型岗位的技能操作和煤液化产物的深加工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本书可作为中职、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煤化工方向)、煤化工专业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煤化工生产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学习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我国煤化工发展的实际,在对煤的性质及用途、煤的液化方法、液化用煤的选择及煤液化技术的发展概况概要介绍后,系统地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煤间接液化技术、煤液化主要设备以及典型岗位的技能操作和煤液化产物的深加工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本书可作为中职、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煤化工方向)、煤化工专业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煤化工生产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学习参考资料。

目录

**章煤液化基础1
**节煤的性质及用途1
一、煤的结构1
二、煤的性质6
三、煤的用途10
第二节煤的液化方法11
一、煤的直接液化法11
二、煤的间接液化法12
三、煤液化工艺的选择原则14
第三节液化用煤的选择15
一、直接液化煤种的选择15
二、间接液化煤种的选择17
第四节煤液化技术的发展概况18
一、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概况18**章煤液化基础1
**节煤的性质及用途1
一、煤的结构1
二、煤的性质6
三、煤的用途10
第二节煤的液化方法11
一、煤的直接液化法11
二、煤的间接液化法12
三、煤液化工艺的选择原则14
第三节液化用煤的选择15
一、直接液化煤种的选择15
二、间接液化煤种的选择17
第四节煤液化技术的发展概况18
一、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概况18
二、煤间接液化技术发展概况19
三、我国发展煤液化技术的战略意义20
四、煤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20
本章小结22
复习思考题22
第二章煤直接液化生产技术24
**节煤直接液化机理24
一、煤液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24
二、煤加氢液化反应历程30
三、煤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30
四、影响加氢液化的因素30
第二节煤直接液化催化剂34
一、煤加氢液化催化剂种类34
二、催化剂在煤加氢液化中的作用37
三、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38
第三节供氢溶剂40
一、供氢溶剂的作用40
二、供氢溶剂的种类41
第四节煤直接液化典型工艺41
一、德国IG工艺和IGOR工艺41
二、美国EDS工艺和日本NEDOL工艺45
三、美国HTI工艺48
四、前苏联FFI工艺49
五、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50
第五节煤直接液化初级产品及其提质加工54
一、煤直接液化初级产品(液化粗油)的性质54
二、液化粗油提质加工研究56
三、液化粗油提质加工工艺58
第六节煤直接液化的主要设备62
一、煤直接液化反应器62
二、煤浆预热器66
三、高温气体分离器68
四、减压阀70
五、高压换热器71
实践项目煤直接液化装置操作72
一、冷态开车72
二、操作参数和操作条件调整74
三、装置的正常停车75
本章小结76
复习思考题77
第三章煤间接液化生产技术78
**节费托(F-T)合成原理78
一、F-T合成反应78
二、F-T合成反应机理79
三、F-T合成的产物分布83
四、F-T合成的影响因素84
第二节F-T合成催化剂85
一、常见F-T合成催化剂及其特性85
二、F-T合成催化剂的还原87
三、F-T合成催化剂的失活、中毒和再生87
第三节典型F-T合成工艺88
一、工业上煤间接液化主要合成技术88
二、工业上典型F-T合成工艺89
三、F-T合成新工艺开发103
第四节煤间接液化主要设备104
一、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器104
二、气固相流化床反应器106
三、鼓泡淤浆床(浆态床)反应器107
四、几种反应器的比较109
实践项目煤间接液化装置操作(脱硫工段操作规程)110
一、工艺简介110
二、工艺技术指标110
三、岗位职责111
四、正常操作111
五、开、停工操作112
六、特殊操作113
七、岗位安全规程与设备维护保养114
本章小结115
复习思考题116
第四章煤液化产物的深加工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117
**节甲醇制烯烃117
一、MTO工艺原理117
二、主要影响因素120
三、MTO装置生产工艺123
第二节尿素的生产127
一、尿素的性质和用途127
二、尿素生产原理128
三、CO2气提法制取尿素生产工艺129
第三节煤液化残渣的利用132
一、残渣的成分132
二、直接液化残渣特性133
三、残渣利用研究与技术开发134
本章小结136
复习思考题137
参考文献138
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洪林,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负责人、副教授,本人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先后承担了基础化学、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及煤化工生产技术、煤液化生产技术等1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无论作为2008年《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省级精品课负责人、2010年《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工学结合课负责人,还是骨干校建设中《化工单元操作技术》项目化课程建设负责人,都为探索高职教学改革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也收到一定成效。 近五年发表在各级期刊上的教学科研论文11篇;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编项目化教材1部,参编2部;编写校本教材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攻关项目2个,并分别获省市科技进步及科技攻关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