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沉默是金-汤晓丹电影日记-(全三册)

沉默是金-汤晓丹电影日记-(全三册)

¥44.5 (3.2折) ?
1星价 ¥63.5
2星价¥63.5 定价¥1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23129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43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100123129 ; 978-7-100-12312-9

本书特色

本书记录了一名老电影人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和坚持,折射出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1950—1991年)老一辈的导演和电影人对电影艺术的热爱、执着和不懈的努力坚持。日记中反映,汤晓丹从1950年开始,就是带病工作,与很多新中国**代的著名编剧、制片人、摄影师、作曲家以及其他的电影人合作。拍摄时,为找到合适的外景地,路上不断遇险,碰上泥泞的山路车辆无法行进只能步行,出车祸,路上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路遇大雨洪水,等等,这些问题在为每一部电影寻找合适外景地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再遇到。在外景地艰苦的条件下拍摄,如遭遇不断的暴雨、洪水、地震,无法正常拍摄。剧组人员早出晚归,但因为天气不配合突然变天下雨,或者洪水地震,经常一天什么也拍不到,等等问题。三年自然灾害,缺吃缺喝的情况下摄制组自救开荒种地,坚持拍摄。作为导演如何面对协调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字里行间中都有栩栩如生的体现。同时,从本书的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当时的特殊年代中,老一辈电影的日常生活琐事,家长里短,为生计“斤斤计较”,不多的收入支撑日常生活的艰辛。

内容简介

汤晓丹 (1910.2.22-2012.1.21) 导演。福建华安人。童年时侨居印度尼西亚,十岁随父回国。1928年在厦门集美农林专科学校学习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后去上海,1931年入天一影片公司任布景师,次年任导演 。先后导演戏曲片《白金龙》、故事 片《飞絮》、《飘零》等。1934年后,在香港执导影片《翻天覆地》、《金 屋十二钗》等,揭露社会黑暗。抗日战争爆发后,导演抗日影片《上海火线后》、《小广东》、《民族的吼声》等。香港沦陷后,拒绝日本占领军 合作拍片的要求,潜往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拍摄了揭露国民党 腐败统治的《天堂春梦》等影片。1949年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相继导演反映革命战争和人民解放军战斗生活的 影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等。其中《渡江侦察记》于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并获个人一等奖。1979年导演的《傲蕾•一兰》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83年导演传记片《廖仲恺》,真实地展现了*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画卷,成功地刻画了廖仲恺的银幕形象,1985年获第五届金鸡奖*导演奖 。 在五十六年的电影导演生涯中,特别是解放以后,电影界政治气候始终阴晴不定,多少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都难免折戟沉沙,在历次运动中断送了大好前程。而汤晓丹却能一一涉险过关,一路走到今天,主要得益他的座右铭:“沉默是金。”事实上正是如此,汤晓丹1949年后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来自厂方分配的任务,而很少出自他的自主选择。 但这并不等于说他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没有记录,相反,在他的事业生涯中保存了相当篇幅的日记,其中相当一部是与电影有关的。在日记中,汤晓丹记述在电影界的所见所闻,更多的则是从事电影导演的工作的情况,涉及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国家电影政策的发展,而这些从是口头传达而非有文件可循的。对于研究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有极高的价值。 目前,汤晓丹日记已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主办的内刊《影博•影响》连载,已到1951年,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录

在北京学习的日子(1950年3月-5月)1950年《胜利重逢》相摄经历(1950年5月-1951年3月)1951年北京天安门观礼参加土改运动(1951年5月-1952年1月)1952年《南征北战》相摄经历(1952年1月24日-1952年12月)治淮工池(1952年12月-1953年2月)1953年参与译制片、舞台剧的工作(1953年2-10月)《渡江侦察记》拍摄经历(1953年10月-1954年6月)1954年1955年《怒海轻骑》拍摄经历(1955年5月-1956年1月)1956年《沙漠里的战斗》相摄经历(1956年1月-1957年2月)1957年《不夜城》拍摄经历(1957年2月-1958年7月)1958年安徽采集相摄纪录片素材(1958年7月-1959年2月)1959年《钢铁世家》拍摄经历(1959年2月-1960年1月)《红目》《东风劲吹》拍摄经历(1960年1月3日-1963年前)1960生1961生1962年1963年1964年《激流勇进》相摄经历(1964年冬-1966年1月)1965年1966年《红嫂》拍摄经历(1966年37月)新《渡江侦察记》相摄经历(1973年3月-1975年7月)1973年1974年1975年《难忘的战斗》拍摄经历(1975年7月-1976年1月)1976年《祖国啊,母亲》相摄经历(1976年5月-1977年4月)1977年《傲蕾兰》拍摄经历(1977年7月-1979年)1978年1979年《淝水大战》相摄经历(1979年11月-1980年1月)《南昌起义》相摄经历(1980年5月-1981年3月)1980年1981年1982年《望断天涯路》没有路(1982年46月)《廖仲恺》拍摄经历(1982年6月-1984年5月)1983年1984年欧洲三月行为《布衣老帅》耿耿于怀挂名作《肖尔布拉充》艺术顾问被安排到《荒雪》作总导演沂蒙山电影回顾展(1988年56月)1988年汤晓丹艺术研讨会(1989年初夏、1989年10月16日-1989年10月29日)1989年深圳圆梦行(1990年3月)1990年澳洲一行三得(1991年6月初-9月)1991年成都国际电视节(1991年9-10月)刻骨铭心的遗憾(2004年9月)2004年首届中华艺文奖(2011年12月)2011年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汤晓丹(1910—2012年),福建华安人,著名电影艺术家,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代导演。以拍摄军事题材影片见长,身为布衣导演,获“银幕将军”美誉,代表作《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廖仲恺》等。“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获奖**人。 蓝为洁,汤晓丹的夫人,著名电影剪辑师,晚年致力于整理电影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