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地域文化

包邮山西地域文化

1星价 ¥21.1 (4.3折)
2星价¥20.6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7095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45709599 ; 978-7-5457-0959-9

本书特色

李元平主编的《山西地域文化》共分13章3个附录,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山西从古到今的自然环境、山川河流、气候物产、植物矿藏、历史沿革、政权交替、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图文并茂,点面结合,既可由教师组织学习,也可由学生自学。 每一章除主要内容外,穿插知识拓展、资料链接等辅助内容,课后列有思考与分析。这些栏目的设置,一则帮助读者消化课文内容,二则开拓思维,活学活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内容简介

  《山西地域文化》共分13章3个附录,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山西从古到今的自然环境、山川河流、气候物产、植物矿藏、历史沿革、政权交替、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图文并茂,点面结合,既可由教师组织学习,也可由学生自学。  每一章除主要内容外,穿插知识拓展、资料链接等辅助内容,课后列有思考与分析。这些栏目的设置,一则帮助读者消化课文内容,二则开拓思维,活学活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目录

**章 山西的区位、区划和人口
“山西”名称的由来
山西的位置
行政区划
人口和民族

第二章 山西的地理
地形特点
主要地形区概况
气候特点
河流与湖泊
地下水及科学利用
黄土与褐土

第三章 山西的资源
“乌金”之地
优势矿产资源
动植物资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章 山西的风光
旖旎的自然风光
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誉满全球的晋商大院
革命历史纪念地

第五章 山西的民俗文化
区域民情
民居特色
山西方言
山西民俗
传统节日与节庆
饮食文化
民间艺术

第六章 山西文化的源头
黄河文明的源头
山西的仰韶文化
文献传说中的史前文化
叔虞封唐
“曲沃”代“绛”
晋文公称霸
三家分晋

第七章 山西的军事文化
战争的政治地理背景
三次军事人才涌现高峰
区域军事文化影响
重要战事

第八章 山西的民族交融与宗教文化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北方民族的汇聚
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
佛、道教在山西的传播
古代山西宗教文化特点

第九章 山西明清的晋商文化
晋商的崛起
“汇通天下”的山西票号
晋商八大家
晋商的文化精神

第十章 近代山西的文化变迁
走向近代的山西
辛亥革命在山西
阎锡山对山西的统治
山西党建
抗战怒潮
山西解放

第十一章 山西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腾飞
走在时代前列的农业
水利基本建设
从“一五”计划到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
交通事业的发展
“大开放、大经贸”的对外开放战略
再造一个新山西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

第十二章 发展中的山西教育
山西书院文化
清末山西的新教育
民国时期的山西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的山西教育
改革开放中的山西教育

第十三章 现代山西的文化与科技
五四时期山西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
从太行山走出的文学大师赵树理
从“山药蛋派”到新时期的山西作家群
欣欣向荣的文化艺术事业
前进中的科技事业

附录
1 山西省地级市所辖县(区)列表
2 山西历史文化名人列表
3 山西历史大事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山西地域文化》:  纵观春秋一代,各诸侯国为争夺王位而展开乱、弑君篡位之事可谓数不胜数。但是,像晋国这样的国内分裂长达67年,连杀五个国君并且赶走一个国君,斗争波及周王室以及七八个诸侯国,确实独一无二。从表面上看,曲沃小宗和绛都王室的争斗好似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而实际是一种新生力量代替腐朽势力的结果。曲沃小宗推行的政策都比绛都王室更进步一些。同时,小宗灭掉了大宗,也意味着分封制礼崩乐坏的开始,也使异姓卿有机会崛起,  曲沃代绛后,新兴的晋国充满活力,在晋武公及其子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近乎疯狂地横扫太行山以西,领土面积急剧扩大,国力迅速膨胀。晋国逐渐强大起来,后又连续吞并周边16国,开疆拓土,为以后文公称霸、襄公接霸、乃至悼公复霸以及晋国延续150年的霸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晋国渐渐吞并了山西境内许多小国,势力慢慢强大起来,开始谋求霸主地位。  公元前676年,晋献公继位后雄心勃勃,先用离间计将曲沃与翼的公室贵族消灭干净,造成晋无公族的局面,把政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接着清理周边敌视之国。他曾两次借道伐虢,伐霍、魏,又灭骊戎、东山赤狄皋落氏、翟祖等。在军队建设上“作二军”,献公统帅上军,其子申生统帅下军,靠此东征西讨,大大拓展了晋国的地盘,故周大夫宰孔称晋国当时疆域:“汪是土也,景霍(即太霍山)以为城,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三》)大约占有了今山西南部与跨河陕西的一部分、河南沁阳等一大片地区。《史记》则称:“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为以后晋称霸中原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636年,在外颠沛流离19年的重耳,历经千辛万苦,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作了国君,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逃亡期间辗转八国,备受艰难困苦,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立志改革。  从《国语·晋语四》的记述来看,改革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改革生产工具,奖励农垦,发展生产;降低关税,吸引外商人晋;调整生产关系,减轻百姓负担,开源节流。二、任用了一大批功臣和多年被排挤打击的旧贵族。如胥、籍、狐、赵、魏、萁、栾、柏、羊舌、董、韩等大族都得到启用。同时对一些人不计前嫌,既往不咎,重新任用,如有罪者寺人披等,收揽了人心,增强了内部团结。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