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精要—萨特

大家精要—萨特

1星价 ¥14.4 (7.2折)
2星价¥14.4 定价¥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39056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4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61390566 ; 978-7-5613-9056-6

内容简介

 萨特(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剧作家和左翼社会活动家。曾获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接受。他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儿、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并发扬光大。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论证了人在处境中的自由.提出“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的命题。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则构造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用存在主义关于存在的思想和理解的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基础。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提出了的“介入文学”理论,喊出“介入就是揭露,揭露就是改变”的口号。
  《萨特/大家精要》主要论述萨特中晚期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同时扼要介绍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成就,以期读者能够把握萨特哲学理论和文学思想的要旨。

目录

导言
第1章 现象学本体论
一、思想渊源与现象学心理学
二、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三、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四、自为的本体论结构
五、为他存在
六、处境中的自由
七、自为向自在整体化的存在哲学

第2章 社会历史本体论
一、《辩证理性批判》的宗旨
二、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
三、中介问题与辅助学科
四、前进一逆溯方法
五、人学的基础:存在与理解
六、辩证理性的性质与范围
七、辩证理性的可知解性
八、从个人实践到实践一惰性
九、从集团到历史
十、辩证整体化的一元论

第3章 从想象文学到介入文学
一、想象文学
二、介入文学
三、从自由的悲剧到处境剧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萨特/大家精要》:
  第1章
  现象学本体论
  自为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
  :萨特
  一、思想渊源与现象学心理学
  萨特自幼就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学和大学预科学习期间,他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古典作家以及纪德、普鲁斯特等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感染。除了文学之外,萨特开始涉猎各种哲学著作,特别是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现代哲学家的论著。阅读柏格森的《试论意识的直接材料》(《时间与自由意志》)之后,萨特兴奋地说:“哲学真了不起,可以教人认识真理!”1924年至1928年,萨特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这四年的学习使他受到了严格的古典和现代哲学的训练。读了笛卡儿的著作之后,萨特一下子就被“我思,故我在”的真理的自明性所折服,笛卡儿在近代哲学中所首倡的怀疑精神和意识的自由都对萨特日后的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其早期哲学思想出发点的“反思前的我思”就是通过改造笛卡儿的“我思”而得来的。斯宾诺莎和卢梭的著作也为萨特所钟爱,小说家中他喜欢司汤达那种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热情的混合。他此时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文学家,他立志还要做一个哲学家:他要同时成为斯宾诺莎和司汤达。同时,他吃力地试图理解马克思的著作,至于弗洛伊德,他厌恶其泛性主义的倾向,并认为其心理决定论毁灭了人的自由,但同时却对其精神分析的方法具有浓厚兴趣。
  然而,真正为萨特日后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奠定基础的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1933年,萨特的同学雷蒙·阿隆**次向他概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在一家咖啡馆里,阿隆指着他的酒杯说:“你看,我的伙计!如果你是现象学者,你就能谈论这个酒杯,而这就是哲学!”萨特听完这句话,激动得脸色发白,这正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不断探索的观点:描述他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从这一过程中引出哲学思想。萨特相信,胡塞尔的现象学恰恰能满足他思想上的矛盾要求:超越唯心论和实在论的对立,在肯定世界在场的同时确立意识的至上地位。萨特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这才是真正的哲学!”于是,萨特在1933年至1934年间到柏林法兰西学院留学,开始阅读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全部德文作品,同时研究克尔凯郭尔和黑格尔的著作。
  胡塞尔的现象学使萨特的哲学思想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萨特相信,现象学提供了研究人的意识、探索人生意义和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德国留学的一年中,萨特迅速把握了现象学的要旨,着手写作《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意向性》和《自我的超越性》两篇论文。在论述意向性的文章中,萨特指出,按照胡塞尔的看法,世界中的事物不能进入我们的意识,世界虽与意识相关但却存在于意识之外;因为意识没有“内部”,它拒绝成为充实的实体,它永远逃出自身之外。在萨特看来,胡塞尔的著名命题“任何意识都是对于某物的意识”的深远意义在于,它宣布了所谓“内在性”哲学的终结。相反,现象学则是一种超越性的哲学,它把我们抛到充满危险的世界中,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就是在世界中”的含义。
  一旦把握了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萨特立即运用它来建立他自己的“自我”理论。在《自我的超越性》中,萨特将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贯彻到底,并把“自我”完全清除出意识的先验领域。他指出,既然意识仅仅由意向性来定义自身,那么这个先验的人格的“我”对于先验意识来说就是完全多余的;而且.如果假定一个在意识后面的先验的我,那就是意识的死亡,因为先验的纯粹意识是一个绝对的自发性,它本身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容的透明性,因此它是一个非实体的绝对。相反,“我”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即意识的一个对象。“自我”(Ego)是由自发的意识通过反思的意识构成的,“我”(Je)和“我”(Moi)只是自我的两个方面,**个“我”是各种行为的统一,第二个“我”则是各种状态和性质的统一,自我则是行为和状态的统一。因此,自我不是意识的所有者和产生者,而是反思意识的一个超越的对象,它既不是形式地也不是物质地存在于意识之中,它存在于外面,存在于世界中,它是一个世界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萨特在此处所说的自我的超越性的含义不是指自我可以超越自身局限性的那种超越性,也不是指自我具有自发意识才有的那种指向外部世界的超越性,而是指自我存在于意识之外。说穿了,自我就是外部世界中的一个准自在存在(《存在与虚无》中所说的自为的事实性),因此它既没有意向性也没有任何能动性。这样,萨特自信实现了两个目标:一个是通过把自我变成对象而剥夺了它的主体特权,从而驳斥了唯我论;另一个是通过区分自发的意识和心理的东西(自我)而把意识掏空,从而强迫意识投入到现实世界中去,由此堵塞了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之路。
  1939年,萨特把他论述现象学心理学的未完成著作《心理》的一部分出版,书名为《情绪理论纲要》。在这《萨特/大家精要》中萨特指出,情绪就是一种意识,正如意识的一切形式一样,情绪也具有意向性。我们面对世界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正常的适应性行动,我们将周围的世界看作我们的欲望、要求和行动的工具与障碍的复合体,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我们必须通过某些途径并绕开某些障碍和陷阱。因此,这个世界就表现为相关于我们的适应性行动的决定论的世界,意识的这种态度就是对于世界的决定论的实用主义直观。另一种则是情绪,当我们无法在实际上改变世界的情况下,我们就试图在想象中改变世界的性质和我们的意识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将世界感受为受神奇的魔术所支配的神奇世界。萨特认为,情绪在各种特殊的处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目的,可以大致将其归为四种类型,即恐惧、忧郁、愤怒和快乐。
  ……

作者简介

杨深,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西方哲学、西欧文明史和西方文明思想史。专著有《萨特传》《西欧文明》《国外文明理论研究》等,译著有《启蒙的时代》《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