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500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7页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030550071 ; 978-7-03-055007-1
本书特色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四川在全面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提出的立足于四川实际、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重大决策部署。《“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来自四川省的实践》首先明晰“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内涵,梳理“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阐释“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建设多点多级支撑的现代城镇体系,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城乡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和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并归纳“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规律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进而提出以“六项”机制体制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分别是创新“四化”同步与“两化”互动体制机制、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安排、创新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城乡统筹的土地制度、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机制、完善城乡一体的组织与人才体制。
内容简介
广大从事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人员,也可作为相关管理部门的研究参考书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 1
**节 “两化”互动的相关概念 1
第二节 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 6
第二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 16
**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重大意义 16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科学含义 19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主要任务 20
第三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理论背景 21
**节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21
第二节 产业发展理论 24
第三节 城乡发展理论 33
第四节 资源配置与资源开发理论 36
第四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 39
**节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39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44
第三节 新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50
第五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思路与目标 56
**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总体要求 56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 58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战略目标 60
第六章 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现代城镇体系 67
**节 现代城镇体系发展的条件 67
第二节 构建四大区域城镇体系 72
第三节 加快首位城市发展 76
第四节 促进次级突破城市发展 81
第五节 推动县域城乡空间建设 84
第七章 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现代产业体系 88
**节 四川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重点 88
第二节 首位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 92
第三节 次级突破城市区域的现代产业体系 97
第四节 底部基础县域的现代产业体系 103
第八章 构建城乡协调共享发展的新格局 110
**节 构建基本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体系 110
第二节 实施五个统筹和五项改革 114
第三节 城乡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118
第四节 构建覆盖城乡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 120
第九章 推进“两化”互动与“四化”同步发展 124
**节 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24
第二节 首位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 127
第三节 次级突破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 131
第四节 底部基础县域的“四化”同步发展 134
第十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历史演进 138
**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初步提出 138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141
第十一章 四川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144
**节 四川新型工业化实践 144
第二节 其他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 151
第三节 四川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 159
第十二章 四川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163
**节 四川省城镇化实践 163
第二节 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实践 170
第三节 四川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172
第十三章 四川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176
**节 四川城乡统筹的实践经验 176
第二节 其他省(市)城乡统筹的实践 182
第三节 四川城乡统筹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184
第十四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总体思路 187
**节 四川省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制度演进 187
第二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体制机制创新 197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思路 200
第十五章 创新“四化”同步与“两化”互动体制机制 202
**节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202
第二节 城镇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 208
第三节 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的机制 210
第四节 创新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体制机制 214
第十六章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安排 217
**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217
第二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219
第三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创新 221
第四节 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制机制创新 223
第五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226
第十七章 创新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机制 229
**节 乡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229
第二节 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231
第十八章 完善城乡统筹的土地制度 238
**节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238
第二节 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241
第三节 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246
第十九章 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机制 250
**节 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50
第二节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51
第三节 完善城乡统筹的投融资机制 253
第二十章 完善城乡一体的组织和人才体制 255
**节 建设城乡统筹的组织建构 255
第二节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65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8
前言
**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 1
**节 “两化”互动的相关概念 1
第二节 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 6
第二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 16
**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重大意义 16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科学含义 19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主要任务 20
第三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理论背景 21
**节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21
第二节 产业发展理论 24
第三节 城乡发展理论 33
第四节 资源配置与资源开发理论 36
第四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 39
**节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39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44
第三节 新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50
第五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思路与目标 56
**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总体要求 56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 58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战略目标 60
第六章 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现代城镇体系 67
**节 现代城镇体系发展的条件 67
第二节 构建四大区域城镇体系 72
第三节 加快首位城市发展 76
第四节 促进次级突破城市发展 81
第五节 推动县域城乡空间建设 84
第七章 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现代产业体系 88
**节 四川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重点 88
第二节 首位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 92
第三节 次级突破城市区域的现代产业体系 97
第四节 底部基础县域的现代产业体系 103
第八章 构建城乡协调共享发展的新格局 110
**节 构建基本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体系 110
第二节 实施五个统筹和五项改革 114
第三节 城乡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118
第四节 构建覆盖城乡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 120
第九章 推进“两化”互动与“四化”同步发展 124
**节 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24
第二节 首位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 127
第三节 次级突破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 131
第四节 底部基础县域的“四化”同步发展 134
第十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历史演进 138
**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初步提出 138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141
第十一章 四川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144
**节 四川新型工业化实践 144
第二节 其他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 151
第三节 四川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 159
第十二章 四川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163
**节 四川省城镇化实践 163
第二节 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实践 170
第三节 四川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172
第十三章 四川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176
**节 四川城乡统筹的实践经验 176
第二节 其他省(市)城乡统筹的实践 182
第三节 四川城乡统筹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184
第十四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总体思路 187
**节 四川省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制度演进 187
第二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体制机制创新 197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思路 200
第十五章 创新“四化”同步与“两化”互动体制机制 202
**节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202
第二节 城镇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 208
第三节 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的机制 210
第四节 创新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体制机制 214
第十六章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安排 217
**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217
第二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219
第三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创新 221
第四节 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制机制创新 223
第五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226
第十七章 创新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机制 229
**节 乡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229
第二节 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231
第十八章 完善城乡统筹的土地制度 238
**节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238
第二节 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241
第三节 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246
第十九章 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机制 250
**节 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50
第二节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51
第三节 完善城乡统筹的投融资机制 253
第二十章 完善城乡一体的组织和人才体制 255
**节 建设城乡统筹的组织建构 255
第二节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65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8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