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格练习
读者评分
5分

风格练习

1星价 ¥20.3 (7.0折)
2星价¥20.3 定价¥29.0
商品评论(3条)
yeg***(二星用户)

很特别的一本书

实验性的趣味书,用不同的风格谢同一个故事。

2020-06-07 13:44:33
0 0
ztw***(二星用户)

可以做风格参考,按着它的来写有点搞笑

2020-01-11 21:00:4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3106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020131068 ; 978-7-02-013106-8

本书特色

《风格练习》是一本长篇小说,是法国先锋作家和诗人雷蒙·格诺的实验小说代表作。雷蒙·格诺用了99种文体来写99个简单的故事,使得这部小说成为让世人惊愕称奇的实验作品,也使得本书成为文学读本中*难翻译的书之一,幸好译者袁筱一写了一篇详尽解析的导言,可以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长篇小说, 是法国先锋作家和诗人雷蒙·格诺的实验小说代表作。雷蒙·格诺用了99种文体来写99个简单的故事, 使得这部小说成为让世人惊愕称奇的实验作品, 也使得本书成为文学读本中*难翻译的书之一, 幸好译者袁筱一写了一篇详尽解析的导言, 可以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

前言

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
袁筱一
一、格诺与翻译的不可能?
现在想来,当初接下《风格练习》的翻译或许真的是一时脑热。出版社等了我三年,我等了自己三年,始终没有等来曾经期许过的那个“好的状态”。
我希望翻译《风格练习》的原因部分出于翻译上的野心:做一件真正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而另外一部分原因,说到底也还是翻译上的,是想知道,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前提下,作为译者的自己究竟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度。
于是在三年中,无数次翻开《风格练习》,下定决心突破读者身份的时候,我却因为陷入深深的焦虑里,又无数次地放弃。好像有点不太愿意承认:且不论自己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做了那么多年的文学翻译,我似乎连从读者跨越到译者的这一步都迈不出去。曾经,我可是那么为格诺的文学主张所欢欣鼓舞啊:我真的认为(到现在我也不觉得我那时的想法很傻很天真),他可以给每一个文字工作者带来解放。
我*后还是得把怯懦的原因归结到格诺的身上,以减轻内心的负罪感。
格诺出生、成长以及成名都是在20世纪的前半叶,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或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回光返照的时代——虽然这么说多少有些不谨慎。动荡的局势为文学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和再认识自己的机会: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和迅速蔓延的物质主义。巴尔扎克和福楼拜预言的堕落不可阻挡地到来了。可问题是,预言变成了现实,文学本身的道路便被堵死了,曾经的道路由此失去了价值。对于在20世纪初出生的文学青年来说,在危机中杀开一条自己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超现实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当时文学的法国颇有些“壮士断腕”的决心,尽管与此同时,传统依然或多或少地在马拉美的弟子们,在罗曼·罗兰,在法朗士,甚至在普鲁斯特身上得到了继承。格诺开始时也被裹挟到超现实主义的洪流之中,为偶然性创造文学这一当时崭新的命题所吸引,但很快就与之决裂。如果我们赞同贡巴尼翁的判断,相信20世纪法国文学是由“波”的方式构成的,格诺或许就位于“超现实主义之波”与“塞利纳之波”之间,甚至自己也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我们难道不是把乔治·佩雷克看作他的继承人吗?
所谓的两“波”之间,往简单说,是指格诺也同样根植于20世纪法国文学的环境里。一方面,与瓦雷里、布勒东一样,格诺从开始就不能赞同“侯爵夫人五点钟出门”的小说模式。但另一方面,迷恋于文学各种可能性的他却并不把消灭“侯爵夫人五点钟出门”——实际上也消灭不了——的小说样式当作当代小说家或者诗人的宗旨。20世纪初法国文学异常复杂的状况的确可以为我们提出“文学的可能性”这样的命题式。
与超现实主义分道扬镳之后,格诺沉溺于语言本身。从他的兴趣来看,他把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文学语言——放在符号的视野下来对待,这倒是也与20世纪现代语言哲学的蓬勃发展并行不悖。贯穿了他一生的关于语言的命题显然更小一些:那就是,偏离了口头语言的文学语言会陷入危机。他为此做出种种努力:包括他的写作本身——格诺是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包括他成为伽利玛出版社的审稿人之后,对各类新的,突破性书写的发现,也包括以他为首成立的“乌力波”写作工场。
格诺到生命的*后几年不得不承认他在这个问题上走得有点远,与后来语言的发展并不吻合。语言多少以存在即合理为其信条,预言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将文学的宝压在语言存在本身,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压在政治、社会和人身上,的确是件危险的事情。实际上,尽管20世纪后半叶理论家们也不遗余力地解构书写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指责这是人类偏离本真的开始,但这毕竟只是理论上的解构,绝非语言实践。语言真的重新开始再度接近所谓“本真”的口头语言,并不是借助文学这一书写语言*顽固的形式,而是需要等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才能够迅速“堕落”。只可惜20世纪70年代离世的格诺没有看到这一天,即便看到了这一天,这样的“本真”是否是他期待的本真,可能也真的需要打一个问号。
……
翻译并无定本,从一种语言的规则翻译到另一种语言的规则更是如此,相信还有更有创意、更为大胆的——高手出自民间!——读者能提出更好的翻译方案吧。这倒不完全是个玩笑话,我曾经觉得,《风格练习》*好的翻译方式,应该是开放性质的,或许可以想象一种在网络上招标的方式,让所有读者都有可能参与,提供各自的方案与翻译结果。大概是操作上的难度,并没有能够实行,可是希望这个抛砖引玉的版本出来之后,确实有集大家智慧于一体的可能,在未来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版本出现。至少也可以像格诺本人那样,到了60年代,部分地更新在法语中已经失去时代意义的练习。
无论如何,我还是非常感谢这次翻译《风格练习》的机会。因为我切实体会到了翻译的不可能以及,——三年以后——翻译的可能。格诺本人也是译者,仅以此译文向他表示敬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版本(1995年伽利玛版,正文为1963年版本,但增加了由让一皮埃尔·雷纳尔编辑撰写的附录“卷宗”。)除正文之外,其他组成部分的翻译说明如下:
书名:我在《文体练习》与《风格练习》之间犹豫了很久,*后还是认为(《风格练习))更为贴切。 练习的篇名:秉持尽量直译的原则,适当照顾到读者对相应练习规则的理解。我们在目录页做了中法文的对照,并增加了练习的序号。原文中的所有练习均无序号。
卷宗部分:附录卷宗部分原为教学所用,教师、学生均可参考。因此与一般的编者言不同,它并非真正的评论,而是集提供信息、分析以及可能提出的问题于一体。或许作者为了尽可能保留读者阅读的空间,分析部分很简短。卷宗分为四个部分:背景、主题、形式与语言、其他。翻译过程中,考虑到阅读的连贯性,我删去所有教学部分,主要是布置思考作业的部分。
注释部分:注释分成两部分,一是脚注,均为译者所加,主要解释翻译中的具体考虑或原注中未能提供的相关文化背景。二是尾注,均为原注,正如注者所言,是任何一本词典都不能提供的对“格诺语”的注释。

目录

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袁筱一)
1.笔记体(Notations)
2.重义(En partie double)
3.曲言(Litotes)
4.隐喻(Metaphoriquement)
5.反溯(Retrograde)
6.惊叹(Surprises)
7.梦(Reve)
8.预卜(Pronostications)
9.词序混乱(Synchyses)
10.彩虹(L'Arc-en-ciel)
11.逻辑接力(Logo-Rallye)
12.犹豫(Hesitations)
13.精确(Precisions)
14.主观视角(Le cete subjectif)
15.主观视角二(Autre subjectivite)
16.叙事体(Recit)
17.造词(Composition des mots)
18.否定(Negativites)
19.泛灵论(Animisme)
20.字母移位(Anagrammes)
21.陈述差别(Distinguo)
22.同声结尾(Homeote1eutes)
23.公函(Lettre officielle)
24.新书宣传插页(Priere d'inserer)
25.拟声(Onomatopees)
26.逻辑分析(Analyse logique)
27.反复强调(Insistance)
28.不知道(Ignorance)
29.不确定的过去(Passe indefini)
30.现在时(Present)
31.简单过去时(Passe simple)
32.未完成过去时(Imparfait)
33.亚历山大体(Alexandrins)
34.异形同词重复(Polyptotes)
35.头音节省略(Aphereses)
36.尾音节省略(Apocopes)
37.词中音节消失(Syncopes)
38.我,我(Moije)
39.感叹(Exclamations)
40.于是么(Alors)
41.造作体(Ampoule)
42.通俗(Vulgaire)
43.问讯(Interrogatoire)
44.戏剧(Comedie)
45.旁白(Aparte)
46.错误的同音节序列(Parecheses)
47.幽灵(Fantomatique)
48.哲思(Philosophique)
49.顿呼(Apostrophe)
50.笨拙(Maladroit)
51.漫不经心(Desinvolte)
52.偏见(Partial)
53.十四行诗(Sonnet)
54.嗅觉(Olfactif)
55.味觉(Gustatif)
56.触觉(Tactile)
57.视觉(Visuel)
58.听觉(Auditif)
59.电报体(Telegraphique)
60.赋(Ode)
61.字母交叉对调(Permutations par groupes croissants de lettres)
62.词语交叉对换(Permutations par groupes croissants de mots)
63.希腊词源(Hellenismes)
64.集合论(Ensembliste)
65.定义(Definitionnel)
66.短歌(Tonka)
67.自由体诗歌(Vers libres)
68.平移(Translation)
69.字母避用(Lipogramme)
70.英语外来词(Anglicisme)
71.词首增音(Prostheses)
72.词中插音(Epentheses)
73.词末增音(Paragoges)
74.不同词类(Parties du discours)
75.元音换位(M&ath+ses)
76.前面后面(Par devant par derriere)
77.专有名词(Noms propres)
78.屠夫行话(Loucherbem)
79.爪哇语(Javanais)
80.反义(Antonymique)
81.伪拉丁语(Macaronique)
82.同音异义(Homophonique)
83.伪意大利语体(伪日语体)(Italianismes)
84.“英格里希”(外国佬)腔(Poor Lay Zonglay)
85.首辅音对调(Contre-Petteries)
86.植物学(Botanique)
87.医学(Medical)
88.辱骂(Injurieux)
89.美食(Gastronomique)
90.动物学(Zoologique)
91.言不能及(Impuissant)
92.现代风格(Modem style)
93.概率(Probaliste)
94.肖像(Portrait)
95.几何学(Geometrique)
96.乡巴佬(Paysan)
97.感叹词(Interjections)
98.故作风雅体(Precieux)
99.意外(Inattendu)
卷宗(让-皮埃尔·勒纳尔)
注释
展开全部

节选

47 幽灵
我们,布莱蒙索的猎场看守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就一无法解释的,邪恶的存在向您报告,这是在神圣的奥尔良公爵家菲利普亲王殿下的园林旁,1793年5月16日,这一邪恶的存在戴着一顶形状怪异的软帽,上有一圈绳辫。于是我们很快观察到在上述的帽子下出现了一个年轻男子,长着一根长得出奇的脖子,也许是中国式的着装。这个人的可怕面貌让我们的血都凝住了,以至于忘了逃跑。匿名者起先没动,接着咕哝着,激动起来,似乎推搡身边的人,那些人我们看不见,但是他能感受到。突然,他的注意力又转向他自己的大衣,我们听见他说:“缺颗扣子,缺颗扣子。”接着他上了路,往苗圃的方向。我们不由自主的为这奇怪现象所吸引,跟着他,直到出了我们的合法管辖范围,我们三个,包括那个匿名者,还有帽子,我们一起来到了一块荒芜,但是却种了色拉蔬菜的小花园。上面有一块不知哪里来的,见鬼的蓝牌牌,上书“罗马庭院”。匿名者嘴里仍然嘟哝着,还处在激动之中:“他要踩我的脚。”接着他们都消失了,首先是他,过了一会儿他的帽子也不见了。完成这诉讼笔录之后,我要去“小波兰”喝一杯。
48 哲思
只有大城市能为现象学的思想呈现时间性的,不可能性的巧合。有时,哲学家登上一辆S路公共汽车,这是一种工具性的,无关紧要的非存在。他的眼球的松果体如此明澈,完全能够透过转瞬即逝的、平淡的表征发现隐藏在虚荣的长颈和无知的帽绳之中悲伤的世俗意识。这一未能有圆满实现的物质有时会完全投身于生命冲动或是指责他人的冲动,其针对的是未因意识而变得沉重的机体的伯克利学派非现实。这一伦理态度将两者在*为无意识的状态中引向一种虚无的空间,在那里,无意识分解成为原初的亲缘因子。 哲学研究自然在偶遇中继续下去,但这是可以得到奥秘解说的偶遇,同一存在与其非本质的缝纫陪练在一起,他的陪练从本体的角度上,在知性的层面,将社会学意义过低的外套纽扣概念进行移置。
49 顿呼
哦,白金的羽毛自来水笔啊,但愿你疾走如飞,流畅无阻,能够在背面上光的纸上通过字母的凹凸,为戴着闪闪发光的眼镜的人们讲述好这个自恋的,公共汽车文体学意义上双重相遇的故事。你是我梦幻引以为傲的战马,你是背负我文学战功的忠实的骆驼,我倚重、掂量、选择的词语之细流,描绘词典的,句法的曲线吧,通过图表和文字,这一切即将形成关于这个年轻男子乘坐S路公共汽车的叙述,无关紧要,颇为可笑,然而这个年轻男子决然不会想到,他会成为作家辛勤劳作中不朽的主人公。轻浮的,长脖子的,头戴一顶突出的,饰有一圈绳辫的帽子的年轻人啊,易怒的,坏脾气的年轻人啊,喜欢抗议却缺乏勇气的年轻人啊,为了逃避战争,将你逃跑者的屁股转而放在硬木板凳上吧,而在圣拉萨尔火车站前,当你振奋地竖起耳朵,听取某个人物关于你外套*上面一颗纽扣的缝纫建议时,你能想到这一修辞的命运吗?
50 笨拙
我没有写作的习惯。我不知道。我很想写出悲剧,要么是十四行诗,或者颂歌,但这些都有规则。这让我没法儿进行。这不是给业余爱好者玩儿的。其实就这些话已经不错了。不管怎么说,我今天看到了一点事情,我很想就此进行笔录。笔录在我看来很平常。这应该是让出版社的审稿人颇为厌烦的那种表达,因为审稿人总是希望看到手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些特别的地方对于出版商出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审稿人看到“笔录”之类的现成表达会很厌烦,可这就是我想写的,因为我今天看到了点什么,尽管我只是一个不熟悉悲剧、十四行诗或颂歌规则的业余爱好者,而且我没有写作的习惯。真见鬼,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做的,但是瞧,我就这样回到了开头。我永远也出不来了,活该吧。让我们抓住牛角。又是一个平淡无奇的表达。瞧,这表达还不算太坏。如果我这样写:让我们通过其软帽上的绳子抓住这个长有长脖子的年轻男子,也许这样就很好,因为独特。也许就通过这个我能认识法兰西学院或塞巴斯蒂安一波旦街花神咖啡馆的先生们。但是为什么我就不能有点进步昵?写着写着我们就成了写手。这个表达着实不坏。不管怎么说得有方法。公共汽车车后平台上的那个家伙就缺少方法,因为他谩骂旁边的乘客,借口说每次趁别的乘客上上下下时故意踩他的脚。说他没有方法,更因为他抗议完之后,看到车厢里面有个空位置就赶紧跑去坐下了,就好像他怕挨揍似的。瞧,我已经把我的故事讲到一半了。我在想,我是怎么做到的。写作还是一件让人觉得舒服的事情。但*困难的还没完成呢。*棘手的。过渡。尤其是没有过渡的时候。我情愿就此停下。
P52-56

作者简介

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法国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先锋文学社团“乌力波”(潜在文学工场)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勒阿弗尔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期在巴黎读大学修习哲学课程。格诺早年曾参加超现实主义团体,几年后与之决裂。1933年出版首部小说《麻烦事》,获“双叟”文学奖,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对笛卡尔《方法论》的文学阐释。此后几年,他陆续出版四部基于自身经历的小说,1938年进入伽利玛出版社担任英文译者和审稿委员会成员。1947年,他从巴赫《赋格曲的艺术》获得灵感而创作的《风格练习》出版,奠定了格诺“实验小说家”的地位。1951年成为龚古尔文学奖评委。1976年10月25日,格诺因病在巴黎去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