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与中国人

美国人与中国人

尼克松总统访华前的必读书

1星价 ¥69.9 (7.0折)
2星价¥69.9 定价¥9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308060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33,455页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213080609 ; 978-7-213-08060-9

本书特色

从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到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许烺光以深厚精湛的人类学功底,在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的构成中寻找和确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特征。他用环环相扣的推衍和阐释,将美国人与中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与以情境主义为中心,推演至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并进而探讨它们在受到内部及外在的挑战时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本书自问世之后,即在海外被奉为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尼克松总统的幕僚将其列为访华前必须阅读的三大参考书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到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 许烺光以深厚精湛的人类学功底, 在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的构成中寻找和确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特征。他用环环相扣的推衍和阐释, 将美国人与中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 —— 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与以情境主义为中心, 推演至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 并进而探讨它们在受到内部及外在的挑战时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目录

前  言 001

自  序 010

引言:文化与行为 021


**篇  追根溯源 001

引子  002

**章  现实之镜像 004

绘画 004

小说 015

第二章  两性关系 034

爱情 034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 045

恋爱与共产主义 047

一起谋杀案 053

第三章  差异之源 058

住宅 059

父母与子女 061

学校 073

社会需求与价值观 088

第四章  欧洲的终结与美国的开端 100

美式生活的兴起 108


第二篇  人、神与万物 119

引子 120

第五章  婚姻与阶级 123

阶级 135

第六章  成功与英雄 143

成功 143

英雄崇拜 147

第七章  对政府的不同态度 163

政府权威 163

距离感及认同 171

第八章  政府的弊端 182

腐败 182

如何赢得好感和影响官员 188

反抗与分裂 198

第九章  两种宗教 210

中国人的宗教观 212

祖先崇拜 218

多神教与一神教 224

第十章  宗教信仰的基础 238

“愿意参加卫理公会?” 238

美国教会的发展方向 244

第十一章  对经济生活的两种态度 261

中国经济的特点 262

中国政府与中国经济 272

美国人的经济观念 273

第十二章  工业失败与经济危机 279

为什么中国没能实现工业化? 280

竞争:分与合的焦点 286


第三篇  进退两难 297

引子 298

第十三章  美国的问题 299

老龄人口问题 299

代际问题 307

种族危机 315

性犯罪与暴力 325

第十四章  中国人的弱点 338

传统的束缚 338

没有变革的革命 343

不发达的科学与音乐 349

缺乏家族之外的志愿组织 359

知足的代价 363

第十五章  共产主义在中国 367

动荡的中国  369

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早期源泉 375

共产党领导下的变革 380

农村公社 382

城市公社 384

工分制与家族 385

干部、新的对话体系与社会转型 390

第十六章  不平静的世界:共产主义与美国 397

美国的困境 399

美国的选择 402

内部的敌人 410


后记 : 目的与成果 430

中国与西方简史对照 444

译后记 450

出版后记 453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本书所研究的不单纯是中美双边政治关系,许烺光教授得益于对中美两种文明的熟悉,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远为艰巨的任务——比较和辨析两大文明,以一种平易而近于澄澈的语言,逐一说明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反差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借助两种文化的互相批判,他同时也对它们做出了*有效的说明。
——《纽约客》
名人推荐
除了简略述及两大文明悠久历史,本书始终强调的是个体的社会文化心理及与其有关的生活方式。作者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文化何以使中国人敏察于周遭的环境,又如何孕育出美国人趋向*的个人主义?这是一本启发智慧的佳作,必将赢得无数为之倾倒的读者。
——明尼苏达州大学终身教授、人类学家亚当森·霍贝尔(Adamson Hobel)

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许氏的《中国人与美国人》被其幕僚列为三部重要参考书之一。想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和想了解美国的中国人,都应像尼克松那样读读这本书。不仅如此,那些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的人、那些致力于跨文化交流工作的人、那些在外留学、工作、经商和从事外交活动的人、那些致力于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学者,都可从许氏的心理文化学视角获得启迪。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尚会鹏

作者简介

许烺光(1909—1999),出生在中国,毕业于沪江大学,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从事实地调查和研究,1947年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系,1977年—1978年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许烺光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德一样,同属于文化心理学派,独特的经历和东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下“边缘人”的“身份以及卓越的才识,使他成为*有资格写这样一本书的人”。

译者简介
沈彩艺,侗族,1975年10月出生于湖南通道。2002年至2006年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市生活学习。现任教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