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纯美典藏版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纯美典藏版

1星价 ¥20.6 (4.3折)
2星价¥20.2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3726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1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11372666 ; 978-7-5113-7266-6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代表作品。它们所体现出的丰富的智慧和内涵,使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不但为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学习和运用,而且被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孙武等著、思履主编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纯美典藏版)》合著了这两部作品,内设导读、原文、注释、译文、实用谋略、商业案例等栏目。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里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真正实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内容简介

本书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两部经典著作合二为一,在原著基础上增设了注释、译文、名家品读、实用谋略和商业案例等栏目,体例科学简明,文字充满智慧。同时,还静心绘制了数百幅精美插图,帮助读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里真正实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目录

孙子兵法

计 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 篇

势 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三十六计

胜战计

**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展开全部

节选

【实用谋略】 高平之战 《九地篇》中说: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能够使敌人前后部队无法相顾及,官兵不能相救援,并趁机歼灭敌人。高平之战中,后周军使北汉军陷入前后隔断、首尾不能联系的境地,并趁此一举歼灭了北汉军,此战例很好地体现了孙子的这一思想。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为重要的一次决战,它*终以周世宗大获全胜而告终。 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曾多次南下进攻后周,但是后周军队总能在太祖郭威的率领下击退北汉军队。 954 年,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实际上是郭威的内侄,柴荣是其妻子柴守玉的哥哥柴守礼的儿子)即位,就是周世宗。北汉主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立刻向契丹请兵,再次南下攻打后周。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北汉会师于晋阳,北汉主亲自统帅三万人马,和契丹合兵南下。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则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人。 李筠退回潞州,凭城固守。周世宗得到禀报,打算亲自出征。但是大臣们都认为,北汉主自晋州惨败以后,一定不敢再亲自出征。而皇帝刚刚即位,人心还未稳定,不宜亲征,应该派下面的将帅去抵御。但是周世宗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北汉主刘崇趁我朝大丧来进攻,必定是轻视我年少没有经验,一定会亲自前来,想一举吞并我朝,我不能不亲自出征。于是,周世宗率领禁军从京城开封出发。在北上的途中,禁军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派人向周世宗进言,劝阻亲征。周世宗大怒,将赵晁囚禁在怀州。北汉主不知道周世宗亲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潞州,直取大梁。北汉兵的前锋与后周军在高平以南相遇,被后周军击退。周世宗生怕北汉军撤退,遂加紧前进。北汉主刘崇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他亲自率领中路军,张元徽率领东路军, 杨衮率领西路军(即契丹骑兵),军容极盛。这时,后周军前锋行进过于迅速,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落在了后面。面对这种敌众我寡的局面,后周军的将士难免怀有畏惧心理。而周世宗反而更加镇定,坚信一定可以打败北汉与契丹的联军。于是,他命令白重赞与侍卫马军都虞候李重进在西面统率左军,樊爱能、何徽在东面统率右军,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皇帝。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挂铠甲,并跨马到阵前督战,双方都严阵以待。 北汉主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后周军,他对手下的将领说:“我用汉军就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契丹人。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还要让契丹人知道我们汉军的厉害。”北汉的将领们也都表示赞同。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北汉主说:“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北汉主不以为然地说道:“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杨衮不再言语,静观汉军的举动。当时天上吹起东北风,不久又突然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北汉主进言,劝北汉主出击。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北汉主不听,命东路军率先发起进攻,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便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 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奋力杀向敌阵。主将奋勇当先,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溃败下来。后周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个汉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了。北汉主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遂命人对张元徽进行嘉奖,并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张元徽继续向前进攻,不料战马被射倒,自己从马上摔了下来,被后周士兵斩杀。张元徽一死,北汉军士气低落,后周军乘胜追击,把北汉军杀得大败。    此后,北汉主刘崇亲自挥舞旗帜,试图稳住军心,但是这也无法阻止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痛恨刘崇不听自己的劝告,所以立即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这时,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等人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企图阻止后周军大将刘词继续前进。刘词不听,继续率军向前进发,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尚有士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将士的尸体布满了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走投无路的北汉士兵被迫投降了后周。*终,北汉主刘崇仅仅率领百余骑兵逃回了晋阳。这样,后周在高平大战中取得了*终胜利。 高平之战,直接关系到后周的存亡兴衰。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急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极大地鼓舞了后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 ……

作者简介

孙武(约前545~前470),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又称为“兵圣”“世界兵学鼻祖”。 孙子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其祖先妫满曾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全家老小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得知妫完年轻有为,于是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改姓田,故又被称为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书曾经是齐国大夫,在攻打莒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同时还赐“孙”为姓,以示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