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霞墨西哥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尼采全集-第3卷
读者评分
5分

朝霞墨西哥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尼采全集-第3卷

1星价 ¥53.9 (6.0折)
2星价¥53.9 定价¥89.8
商品评论(4条)
han***(三星用户)

尼采的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尼采的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2022-03-29 16:18:13
0 0
ztw***(三星用户)

我即是太阳,超人!

2022-03-20 18:21:4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1989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92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300219899 ; 978-7-300-21989-9

本书特色

本卷包括:《曙光》、《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后。《快乐的知识》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火花处处闪现,令人读后有痛快淋漓之感。

内容简介

《尼采全集(第3卷朝霞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包括:《朝霞》、《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是弗里德里希·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后,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

目录

朝霞
前言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墨西拿的田园诗
放逐者王子
人称“小天使”的小帆船
牧羊人之歌
小女巫
夜间的秘密
“Pia, caritatevole, amorosissima”
信天翁鸟
鸟的判断

快乐的知识
第二版前言
“玩笑、狡诈及复仇”——德语韵文序曲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附录:放逐者王子之歌
展开全部

节选

《尼采全集(第3卷):朝霞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
  16
  文明的**定理。——在不文明的民族那里,有一种习俗类型,其意图似乎就是要在一般意义上是习俗:细致入微的——归根结底——多余的规定(例如堪察加人①的规定,决不可用刀子把雪从鞋子上刮掉,决不可用刀子戳进一块煤里,决不可把一块铁放进火里——违背这些条款者,处死!),不过这些规定让人不断意识到要持续靠拢习俗,不断意识到不懈地遵守习俗的压力,从而强调了文明由以开始的伟大命题:有习俗总比没有习俗好。
  17
  善的自然与恶的自然。——人们首先把自己虚构到自然里面:他们到处看到的,都是自己,都是自己的同类,也就是说,全是自己那恶的、反复无常的思想意识,仿佛就藏在云、雨、兽、草、木中间——那时候他们发明了“恶的自然”。然后一下子来了一个时代,这时候人们又把自己虚构到自然外面,这就是卢梭的时代:人们如此互相厌烦,乃至于完全想要一个人类不带着自己的痛苦而前往的世界角落——人们发明了“善的自然”。
  18
  自愿吃苦的道德。——什么样的享受对于那些始终遭受危险、处于*严格道德支配下的小团体间战争状态中的人而言,才是*高的享受呢?也就是说,对于强壮的、好复仇的、满怀敌意的、阴险狡诈的、多疑的、准备面对*可怕遭遇的、因匮乏和道德而变得坚强的人而言,什么才是*高的享受呢?是对残暴的享受。因此,在残暴中很有创意而不知满足,也可算作这种状况中的这样一个人的美德。残暴者做的事情,能让团体振奋,一扫自己身上顽固的恐惧和谨慎造成的阴暗心理。残暴属于人类*古老的节日欢庆。因此我们想象,如果向诸神提供残暴场面,诸神也会振奋,也会有节庆情绪——于是世上就悄悄出现了以自愿吃苦、甘愿受折磨为有意义、有价值的观念。习俗逐渐按照这种观念在团体中形成一种实践,从现在起,人们变得更加怀疑一切过度的快感,更加坚信一切艰难痛苦的状况。人们对自己说:诸神会由于幸福而不仁慈地看待我们,会由于我们的痛苦而仁慈地看待我们——绝不会是同情地看待!因为同情被认为是可鄙的,和一个强大而可怕的灵魂不相匹配——而是仁慈地看待,因为他们由此而变得赏心悦目,心情愉快,因为残暴之人享受着强力感的*高刺激。于是在一个团体内“*道德之人”的概念中,就包含了经常吃苦、清贫匮乏、艰苦的生活方式、残酷的清苦修行等美德——不是为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这是纪律、自律、企盼个人幸福等的手段,而是说这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让团体在邪恶的诸神那里散发出香味,好像祭坛上的一种寻求和解的持久牺牲品的香味一样袅袅上升,直抵诸神。所有能在惰性的、肥沃的习俗淤泥里搅动某种东西的各民族的精神领袖,除了疯癫以外,也需要自愿的痛苦,以找到信仰——一如既往地多半而且首先是相信自己!恰恰他们的精神越是走在新的道路上,越是因此而受内疚、恐惧的折磨,他们就越残酷地摧残自己的肉体、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健康——就好像是为了在神也许由于风俗遭到疏忽、反对,由于新的目标被确立起来的缘故而变得恼怒的时候,可以用对快乐的替代作为祭品献给神。大家不要太快以为,我们现在完全摆脱了这样一种情感逻辑!让*英勇的人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吧。在自由思想的领域,在个体生命的领域,所走的每一小步,历来都是以身心大受折磨而争取来的:不仅是向前迈,不!任何迈步、运动、变化都需要无数的烈士,经历那漫长的几千年的开拓、奠基。但是,通常的情况下,当人们谈论“世界史”,谈论人类生存的这一个可笑的小片段时,当然不会想到这些,甚至在这种归根结底是围绕*近新闻的所谓世界史里,也根本没有比要搅动泥潭的殉教者的原始悲剧更重要的主题。换取任何东西,都不像现在构成我们的骄傲的那少量人类理性和自由感那样,需要付出
  ……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古典语言学家、诗人。1864年入波恩大学师从里奇尔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开始接触叔本华的著作。五年后,在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古典语言学和古代哲学,认识了包括瓦格纳在内的一些重要朋友。1872年,《音乐精神中悲剧的诞生》问世。1878年,由于健康原因从巴塞尔大学退休,直到精神失常,十年间完成了其大部分的著作。他的代表作还有:《偶像的黄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之彼岸》、《反基督》、《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不合时宜的思考》、《权力意志》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