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基础

包邮中医学基础

¥42.8 (8.9折) ?
1星价 ¥42.8
2星价¥42.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586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117258692 ; 978-7-117-25869-2

内容简介

  《中医学基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以培养实用职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考试为靶心,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以适度、必需、够用为原则,既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充分反映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还注意与高职高专相同专业同类教材内容的衔接,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本教材由绪论、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防治与康复11部分组成。其中,绪论介绍了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学科体系;哲学基础主要介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和经络是中医的生理学;病因、病机是中医的病理学;体质主要介绍体质的有关概念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诊法、辨证是中医的诊断学基础;养生防治与康复原则是中医预防、治疗与康复的基础知识。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历史成就及其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五、《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章 哲学基础
**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藏象学说
**节 藏象学说概述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节 精
一、精的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动
四、气的功能
五、气的分类
第三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精的关系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四、血与精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六、精与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正经
一、命名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三、分布规律
四、表里关系
五、流注次序
六、循行路线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作用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与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 体质
**节 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含义
二、体质的表现形式
三、体质的特点
四、体质的标志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三、影响体质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六、指导养生

第六章 病因
**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劳逸失度
三、饮食失宜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寄生虫
三、药邪
四、医过
五、先天因素

第七章 病机
**节 发病原理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三、发病形式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五、内生“五邪
第三节 疾病传变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三、疾病转归

第八章 诊法
**节 问诊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四、问现在症
第二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排出物
四、舌诊
五、望小儿指纹
第三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九章 辨证
**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四、津液病辨证
第三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证辨证
第四节 外感病辨证
一、六经辨证概要
二、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三、三焦辨证概要

第十章 养生防治与康复
**节 养生
一、养生的重要意义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三节 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调理气血
五、调理脏腑
六、三因制宜
第四节 康复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
二、常用的康复方法

附录
附录一 实验实训指导
附录二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