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据法学(第二版)(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证据法学(第二版)(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1星价 ¥31.5 (7.0折)
2星价¥31.5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994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300299495 ; 978-7-300-29949-5

内容简介

在大量证据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的背景下,本书以近期新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如2018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2021年修订的《很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9年修订的《很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20年修订的《很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9年修订的《公安机关关于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在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补、调删重作,对于近期新的证据法理论和证据法规范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入阐释。本书分为证据概述、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的分类、证据种类、证据规则、证据的提供和收集、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质证、证明标准、证据的审核认定等共十三章。

目录









**章 证据概述 1
**节 证据的概念和功能 1
第二节 证据的基本属性 7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22
**节 神示证据制度 22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24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7
第四节 我国现代证据制度 29
第三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33
**节 证据法的认识论基础 33
第二节 证据法的价值论基础 37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46
**节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46
第二节 实质真实原则 48
第三节 证据裁判原则 49
第四节 直接言词原则 53
第五节 证据法定原则 56
第五章 证据的分类 61
**节 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61
第二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63
第三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65
第四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68
第五节 本证和反证 71
第六章 证据种类 75
**节 证据种类概述 75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 78
第三节 书证 86
第四节 物证 90
第五节 视听资料 96
第六节 电子数据 100
第七节 证人证言 103 2
第八节 鉴定意见 107
第九节 笔录 109
第七章 证据规则 115
**节 证据规则概述 115
第二节 关联性规则 119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22
第四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129
第五节 意见证据规则 136
第六节 *佳证据规则 139
第七节 补强证据规则 144
第八章 证据的提供和收集 149
**节 举证期限 149
第二节 证据转化 153
第三节 新的证据 157
第四节 证据交换 164
第五节 法院调查取证 170
第六节 证据保全 175
第七节 专家辅助人 178
第八节 证明妨碍 181
第九章 证明对象 190
**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与免证事实 190
第二节 自认 193
第三节 司法认知 196
第四节 推定 197
第十章 证明责任 200
**节 证明责任概述 200
第二节 民事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02
第三节 行政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04
第四节 刑事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10
第十一章 质 证 217
**节 质证概述 217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质证 220
第三节 行政诉讼中的质证 226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的质证 228
第十二章 证明标准 231
**节 证明标准概述 231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232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234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235 3
第十三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 238
**节 证据的审核认定概述 238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 239
第三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 240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 242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版修订说明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推进法学教育的现代化,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对“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要求,以宋世杰、廖永安教授为主编,由十余名有丰富教学和教材编写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编写队伍撰写了本教材。**版于2008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经国内数所大学多年使用,受到众多好评。近年来我国三大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已有重大改变,证据法律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证据法学理论也不断丰富发展。为了保证本教材的时代特色,我们决定对本教材进行修改,再行出版。 本教材**版由宋世杰、廖永安任主编,撰稿人有宋世杰、廖永安、何文燕、胡肖华、陈刚、刘梅湘、胡之芳、彭海青、伍浩鹏、宁松。**版出版后本教材编者队伍发生了重要变化,主编宋世杰教授于2007年病故,主要编委之一何文燕教授于2020年故去,一些参编人员因工作关系不便参与本教材的修订,因此,在廖永安教授的主持下,我们组织了修订版编委会,在充分尊重**版的思想、体例的基础上,对**版的框架结构进行了修改,对撰稿人员及分工作了适当调整,具体如下: 肖晗(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章; 林艺芳(湘潭大学副教授):第二、三章; 伍浩鹏(中南大学副教授):第四章; 胡之芳(湖南科技大学教授):第五章; 邓和军(海南大学教授):第六章; 穆远征(湘潭大学副教授):第七章; 李蓉(湘潭大学教授):第八章; 王国征(湘潭大学教授):第九、十、十一、十二章; 廖永安(湘潭大学教授):第十三章。 本教材参阅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一些论著,从中得到启发。在此,对有关学者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所限,本教材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8月于湘潭大学

作者简介

主编 廖永安,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精品课程“诉讼证据法学”主持人。兼任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获得以下荣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十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