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35550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13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63555024 ; 978-7-5635-5502-4

本书特色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人才,就没有网络安全。为了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越来越多的高校申请“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开办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专业。如今,许多高校都在努力培养网络安全人才,聘请优秀教师,招收优秀学生,建设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优秀教材是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的关键。但是,写一本优秀教材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原因有二:其一,网络空间安全的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密码学、数学、计算机、操作系统、通信工程、信息工程、数据库、硬件等多门学科,因此,其知识体系庞杂,难以梳理;其二,网络空间安全的实践性很强,技术发展更新非常快,对环境和师资的要求很高。“网络空间安全导论”是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书对网络空间安全各知识面的介绍,读者可以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知识。本书涉及的知识面较宽,共分为10章。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在此对资料作者表示感谢!本书既适合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和参考资料,也适合网络安全研究人员作为网络空间安全的入门基础读物。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将不断地更新本书内容。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简介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控制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空间作为继陆、海、空、太空之后的“第五维空间”,已经成为各国角逐权力的“新战场”。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规划教材》主要面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初学者,力图通过轻松简单的讲述方式让读者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知识。书中没有复杂的公式推导,叙述简明扼要,通过生动的案例来简化读者对问题的理解过程。全书共分为10章,内容涵盖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内容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网络空间安全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1.1 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认识
1.1.1 网络空间的概念
1.1.2 网络空间安全的概念
1.2 网络空间安全的发展历程
1.2.1 通信保密阶段
1.2.2 计算机安全阶段
1.2.3 信息安全阶段
1.2.4 信息保障及网络空间安全阶段
1.3 网络空问常见安全威胁
1.3.1 生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1.3.2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
1.4 本书的结构
1.5 思考题

第2章 物理安全
2.1 物理安全概述
2.1.1 物理安全威胁
2.1.2 物理安全需求
2.2 设备安全
2.2.1 防盗和防毁
2.2.2 设备管理
2.2.3 电源安全
2.2.4 介质安全
2.3 机房环境安全
2.4 思考题

第3章 网络安全
3.1 OSI七层模型
3.1.1 OSI七层模型概述
3.1.2 OSI安全体系结构
3.2 网络安全威胁
3.2.1 网络嗅探
3.2.2 网络钓鱼
3.2.3 拒绝服务攻击
3.2.4 远程控制
3.3 网络安全威胁的应对措施
3.3.1 加密与解密
3.3.2 身份认证
3.3.3 防火墙
3.3.4 入侵检测系统
3.3.5 VPN技术
3.4 思考题

第4章 应用安全
4.1 浏览器安全
4.2 网上金融交易安全
4.3 电子邮件安全
4.3.1 电子邮件安全威胁
4.3.2 电子邮件安全防护技术
4.4 思考题

第5章 Web应用安全
5.1 Web网站系统结构
5.2 Web安全漏洞分析
5.3 Web安全防范
5.3.1 Web应用防火墙简介
5.3.2 WAF产品的功能
5.4 思考题

第6章 数据安全
6.1 数据安全概述
6.1.1 数据安全的含义
6.1.2 数据安全的特点
6.1.3 数据安全的威胁因素
6.1.4 数据安全制度
6.2 数据加密
6.2.1 数据加密的概述
6.2.2 数据加密的传输安全
6.2.3 数据加密的身份认证
6.3 数据存储
6.3.1 DAS
6.3.2 NAS
6.3.3 SAN
6.3.4 3种存储方式的比较
6.4 数据备份
6.4.1 计算机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技术的意义
6.4.2 计算机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对策
6.4.3 计算机备份安全防护技术
6.5 数据恢复
6.6 思考题

第7章 网络舆情分析
7.1 网络舆情概述
7.1.1 网络舆情及其产生背景
7.1.2 网络舆情的特点
7.1.3 网络舆情分析的目的
7.1.4 网络舆情的传播
7.2 网络舆情管理
7.2.1 网络舆情管理概述
7.2.2 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7.2.3 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现状
7.3 网络舆情分析方法
7.3.1 检索方法分析
7.3.2 研判方法分析
7.3.3 常用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
7.3.4 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方法
7.4 思考题

第8章 网络空间安全实践
8.1 社会工程学
8.1.1 社会工程学概述
8.1.2 社会工程学的特点
8.1.3 社会工程学常见案例
8.1.4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主要手段
8.1.5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心理机制分析
8.2 网络安全心理学
8.3 网络空间安全实战案例
8.3.1 网络空间对抗赛介绍
8.3.2 网络空间作品赛介绍
8.4 思考题

第9章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
9.1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概述
9.1.1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定义
9.1.2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9.1.3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面临艰巨的挑战
9.2 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取得的成绩
9.2.1 具有借鉴意义的国家举措
9.2.2 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方面的特色
9.2.3 探索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国际规则
9.3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治理
9.3.1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规划
9.3.2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
9.3.3 我国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方面大力开展国际合作
9.4 思考题

第10章 新环境安全
10.1 云计算安全
10.1.1 云计算概述
10.1.2 云计算安全威胁
10.1.3 云计算安全技术
10.1.4 云安全组织及标准
10.2 物联网安全
10.2.1 物联网概述
10.2.2 物联网安全架构
10.2.3 物联网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10.2.4 物联网安全标准
10.3 大数据安全
10.3.1 大数据基本概念
10.3.2 大数据安全威胁
10.3.3 大数据安全标准
10.4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雷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书记、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密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等职务。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秘书。研究方向为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智能终端、APP、网络通信和云端的安全评估与检测、安全隐患分析、漏洞挖掘利用与加固;物联网恶意代码与僵尸网络分析;WEB安全渗透测试;LPWAN物联网安全分析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