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联盟经济学(原书第12版)

包邮货币联盟经济学(原书第12版)

1星价 ¥48.4 (6.1折)
2星价¥48.4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6147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19-02-01
  • 条形码:9787111614722 ; 978-7-111-61472-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国际金融研究者、金融从业者 2019年是欧洲货币联盟成立20周年,出版此书既有纪念之含义,也有我们的期望,那就是为广大中国读者提供既能细致入微又能深刻了解欧洲货币联盟的全部情况,并与当下复杂多变的全球金融形势有效结合,对未来货币联盟的发展方向和外汇走向,得出自己真正独立的观点。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货币联盟著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至今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至第12版。全书详细阐释了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优货币区理论,搭建了货币联盟完整的知识架构,并对非洲货币联盟、拉丁美洲货币联盟能否形成*优货币区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探讨。 特别的,作者还详尽具体地介绍了欧洲货币联盟在实际运作中的运行机制和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对欧元区政治和经济进行了解构分析,展现了国际上经济学家们对此近20年的研究成果和争论。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的关于货币联盟的教材,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度,至今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至第12版。本书不仅分析了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与收益问题,而且对欧洲货币联盟成立以来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对当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亚投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部分 货币联盟的成本和收益
第1章 共同货币的成本 /2
导言 /2
1.1 需求转移(蒙代尔) /3
1.2 货币独立性与政府预算 /8
1.3 非对称性冲击与债务动态过程 /10
1.4 货币联盟内部的经济繁荣与萧条 /12
1.5 货币联盟和预算联盟 /17
1.6 私人保险机制 /19
1.7 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差异 /20
1.8 法律制度的差异 /22
1.9 结论 /23
思考题 /24
第2章 对*优货币区理论的批评 /25
导言 /25
2.1 各成员国间的差异有多大 /25
2.2 各国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35
2.3 货币政策、时间一致性和政策可信度 /42
2.4 蒙代尔对货币联盟的再评价 /49
2.5 各国经济开放度与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 /50
2.6 结论 /52
思考题 /54
第3章 共同货币的收益 /55
导言 /55
3.1 无兑换成本的直接收益 /55
3.2 交易成本消失的间接收益:价格透明度的提高 /57
3.3 不确定性下降带来的福利收益 /60
3.4 汇率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63
3.5 货币联盟与国际贸易:经验证据 /67
3.6 国际货币的收益 /68
3.7 货币联盟的收益与各国经济开放度 /70
3.8 结论 /70
思考题 /71
第4章 货币联盟的成本-收益分析 /72
导言 /72
4.1 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72
4.2 货币联盟、工资与物价刚性及劳动力流动性 /75
4.3 非对称性冲击与劳动力市场弹性 /75
4.4 货币联盟的完整性 /82
4.5 预算统一和劳动力市场弹性的替换 /83
4.6 成本-收益的长期分析 /87
4.7 拉丁美洲是*优货币区吗 /91
4.8 下一个货币联盟会在亚洲吗 /93
4.9 非洲的货币联盟 /96
4.10 结论 /98
思考题 /99
第二部分 货币联盟
第5章 不完整的货币联盟的脆弱性
导言 /102
5.1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不完整的货币联盟 /102
5.2 没有实现预算统一的货币联盟 /111
5.3 恶性均衡的其他不良后果:银行业危机爆发 /114
5.4 恶性均衡的其他不良后果:自动稳定器失灵 /115
5.5 结论 /120
思考题 /120
第6章 向货币联盟的过渡 /121
导言 /121
6.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21
6.2 为什么要采用趋同标准 /123
6.3 如何确立欧洲货币联盟内外国家之间的关系 /130
6.4 结论 /131
思考题 /132
第7章 如何完善货币联盟 /133
导言 /133
7.1 中央银行的角色:*后贷款人 /134
7.2 整合政府预算与债务 /139
7.3 协调预算与经济政策 /145
7.4 被忽略的“深层次”力量 /149
7.5 结论 /150
思考题 /150
第8章 欧元区解构的政治经济分析 /151
导言 /151
8.1 案例分析:希腊 /152
8.2 案例分析:意大利是否需要退出欧元区 /156
8.3 欧元区将面临解构吗 /161
8.4 欧元区解构产生的成本 /161
8.5 欧元区其他国家经济会更好吗 /163
8.6 结论 /164
思考题 /165
第9章 欧洲中央银行 /166
导言 /166
9.1 欧洲中央银行的制度安排:《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战略 /166
9.2 为什么以德国模式为蓝本 /168
9.3 欧洲中央银行:“保守的”中央银行? /171
9.4 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解释义务 /176
9.5 欧洲中央银行:组织架构 /180
9.6 欧洲中央银行:*后的贷款人 /184
9.7 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实施政府债券购买计划(OMT)是否违法 /187
9.8 欧盟针对银行业联盟新的金融监管结构 /187
9.9 结论 /190
思考题 /191
第10章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192
导言 /192
10.1 中央银行制与非对称性冲击 /192
10.2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简述 /199
10.3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评价 /201
10.4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工具 /213
10.5 金融危机时期的*后贷款人:欧元体系 /218
10.6 结论 /220
思考题 /222
第11章 货币联盟的财政政策 /223
导言 /223
11.1 财政政策与*优货币区理论 /223
11.2 政府预算赤字的可持续性 /228
11.3 对政府预算赤字进行规则约束的理由 /235
11.4 货币联盟内的财政纪律 /239
11.5 货币联盟内的违约与救市风险 /243
11.6 《稳定与增长公约》:简要评价 /244
11.7 共同债券的联合发行 /248
11.8 结论 /250
思考题 /251
第12章 欧元与金融市场 /252
导言 /252
12.1 欧洲货币联盟与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 /252
12.2 货币联盟的金融市场实现一体化为什么很重要 /258
12.3 欧元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 /260
12.4 结论 /267
思考题 /268
参考文献 /26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保罗·德·格劳威教授(Prof. Paul De Grauw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欧洲研究所教授。1974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同时是瑞士圣加仑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名誉博士,也是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格劳威教授曾于1991~2003年担任比利时议会会员,之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联储、日本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访问学者。曾发表大量有关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多本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其中,《货币联盟经济学》现已更新至第12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